第一百九十四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1/2 頁)
看見長孫無忌如此,當即把眾人惹得大笑,然後把他給攔下。
而李世民也是笑著拍了李秋一下,“你這混小子,瞧你把長孫大人給氣得。”
“還不快點把下聯說出來?”
這時,李秋一邊微笑著向長孫無忌躬身賠罪,一邊念出了這下聯。
“今日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其實之前眾人心中想了好多,但都不甚滿意。
如今在聽到了李秋的下聯後,他們才恍然大悟,紛紛稱這對聯對的巧妙。
而褚遂良呢,也非常迅速的將下聯寫好,順序輪到了後面的其他人。
到了這時候,在場眾人多是有些猶豫。
這長孫無忌還好,畢竟半文半武,算不得真正意義上的大儒,學究。
可是一旦到了他們頭上,李秋這小子要是搞出這種極難的上聯,么蛾子出來,他們可就丟不起這人了。
在冷場了片刻之後,杜如晦終於站了出來。
“來吧,我第二個。”
“李秋啊,出你的上聯好了。”
“我來對下聯。”
同他說話的口氣一樣,他瞪向李秋那飽含深意的眼神,更是殺傷威懾十足。
大概意思就是:你小子看著辦吧。
好在李秋還是非常知進退的。
在杜如晦和稍後的房玄齡、王珪、韋挺、褚遂良等人的對聯中。
皆是常規化,吉祥話,較為的簡單。
也讓諸位大人非常的滿意,暗自點頭,讚歎:孺子可教。
不過他這一舉,卻險些把長孫無忌給氣死。
敢情這混小子就專坑自己這位舅舅是不是?
這時候,李世民笑著拍了拍李秋的肩膀,“你這副春聯呢,朕不能白要你的。”
“韋挺啊,替朕擬一道旨意去禮部。”
“過了正月之後,選一個良辰吉日,朕和皇后親自為李秋和羅家丫頭證婚。”
“他們一個是親王,一個是功勳的女兒,平陽公主的義女,這規格,就按照親王成親時的標準去辦。”
聽到了自己的婚事終於有了眉目,李秋心中大喜,急忙謝恩。
而其他人,親近李秋的,真心的替他感到高興。
反感李秋的,則是覺得陛下寵李秋太過了。
說白了,李秋就是一個商賈出身,立了些許戰功罷了。
有一個郡王的身份,已經是超規格了,如今竟然要按照親王的規格去籌辦婚事。
這豈不是同魏王、蜀王等人一樣了?
這又讓其他的那些連親王都不是的皇子們怎麼想?
不過,眼下這大過年的,李世民的心情又難得的這麼好。
同時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這些人連一點異議都沒有發出,他們猶豫了再三,還是放棄了進諫的想法。
隨後,李秋就帶著這個好訊息回到了芙蓉園中。
這時候,武珝在武士彠的默許和縱容下,也已經偷偷的跑了過來。
當聽到這個好訊息後,整個芙蓉園內都是人聲鼎沸,熱鬧無比。
其中,最高興的就要屬武珝了。
在被問及原因時,武珝很理所當然的答道:“你們兩個終於要完婚了。”
“我當然是要非常的高興了。”
“過了年節之後,武珝就十四了,必須要成親嫁人了。”
“我現在什麼都不求,只要能快點過門就好了……”
中午,他們吃的又是火鍋。
在聽到了眾人昨日吃火鍋後的讚歎後,最喜歡美食的她也是躍躍欲試。
同時埋怨李秋有這麼好的菜式居然把自己給錯過去了。
而當中午武珝終於吃到了這老湯火鍋和薄如蟬翼的羊肉卷後,再一次美的大眼睛眯成了縫。
連連讚歎著好吃。
另一邊,在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王珪等人將春聯再次懸掛於府門口後,再一次掀起了長安城內,百姓們爭相圍觀、點評的熱潮。
如今,他們就走街串巷,專門到這些朝臣官員家門口去觀瞧春聯。
熱鬧無比。
不過他們不知道誰家門口掛了,誰家門口沒掛。
所以就奔著官越大,傳說中的學識越深的人家門前去。
比如到了長孫大人家門口,呦,有春聯,快來圍觀,品評一番。
下一個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