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明白什麼?”
“還能是什麼?”
牧浩洋沒多羅嗦,鑽進機艙後,對周渝生說道:“記得我的話,別說漏嘴了,我可不想讓你惹上麻煩。”
“得了,放心去吧,你還不放心老周?”
牧浩洋笑著搖了搖頭,拉上了艙門。
…28隨即升起,在機場上空盤旋了一陣,轉向朝東飛去。
大概兩百五十公里外,170“蘭州”號防空驅逐艦正在十多艘大小戰艦的伴隨下,劈波斬浪的駛向釣魚島。
因為第一艘052D型驅逐艦還在舾裝,所以“蘭州”號與幾艘姊妹艦是中國海軍最先進的防空驅逐艦,也是除航母之外,綜合作戰能力最全面的戰艦。即便放眼全球,“蘭州”號也是非常先進的驅逐艦。
嚴格說來,“蘭州”號服役之後,中國海軍才具備了真正的區域防空能力。
雖然“現代”級驅逐艦號稱具有區域防空能力,後兩艘採用了垂直髮射的防空導彈,但是防空導彈最大僅為四十公里的射程,以及同時只能與四個目標交戰,使其區域防空能力大打折扣。
與“現代”級相比,“蘭州”號的防空能力大大增強。
除了裝備最大射高三十公里、最大射程兩百公里的“海紅9”遠端防空導彈之外,“蘭州”號最大的亮點就在號稱“中華神盾”的國產相控陣雷達。配合三套火控照射雷達,“蘭州”號能同時攔截十二個空中目標,防空能力不亞於“伯克”級驅逐艦,遠遠超過了中國海軍此前裝備的任何一種戰艦。
只是,“蘭州”號並非十全十美。
在服役的最初幾年,受各種因素影響,“蘭州”號的一直不具備完整的戰鬥力,比如相控陣雷達的可靠性問題就使得該艦在服役之後,多次返回造船廠維修。直到二零一一年,在解決了技術問題之後,“蘭州”號才形成全面戰鬥力,具備實戰能力,後續艦的建造工作也同期展開。
有趣的是,在最初幾年裡,“蘭州”號一直在南海艦隊服役。
不是東海艦隊不需要防空驅逐艦,從戰略局面來看,東海艦隊正面釣魚島與臺海,更需要防空驅逐艦。真正的原因,正是“蘭州”號存在的問題,使得東海艦隊更加傾向於技術成熟的052B型。
直到第二次朝鮮戰爭結束,“蘭州”號才被調往東海艦隊,擔任艦隊旗艦。
這個安排,與黃峙博在軍隊內部搞的人事調動有很大的關係。
調到東海艦隊後,“蘭州”號更換了包括艦長在內的所有高階軍官,低階軍官與士官也被換了一半。
雖然這些調動讓很多人不滿,但是“蘭州”號因此成為了中國海軍中,技術骨幹最多的戰艦之一。當時,“蘭州”號上的三百多名官兵中,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佔了三成,所有水兵都有專業職稱。
黃峙博不是海軍將領,卻非常清楚海軍是高技術軍種。
決定海軍戰鬥力的,除了效能先進的艦艇,還有能力突出的官兵。在很大程度上,官兵的素質更加重要。
擔任艦隊旗艦三年間,“蘭州”號的狀態一直非常理想。
在三月份的陸海空聯合登陸演習中,“蘭州”號不但完成了所有演習科目,還取得了超常成績,獲得黃峙博親自頒發的集體嘉獎。
當然,這艘戰艦還有一個不為外人所知的秘密。
在轉投東海艦隊之前,“蘭州”號以安裝艦隊旗艦所需裝置為名,返回江南造船廠,進行了為期半年的全面改進。裝上去的,不僅僅有艦隊指揮裝置,還有中國海軍第一套電磁對抗系統。
事實上,正是為了安裝電磁對抗系統,改進工作才持續了半年之久。
因為052C型驅逐艦在設計的時候就考慮過作為艦隊旗艦,所以僅僅安裝指揮裝置,兩個月就足夠了。
此後三年,每次回港維護,“蘭州”號都會得到特殊照顧,換上最新的電磁對抗裝置。
若論在惡劣電磁環境下的作戰能力,“蘭州”號絕對是中國海軍中的佼佼者,即便放眼全球也能名列前茅。
在三月份的演習中,“蘭州”號就頂住了最猛烈的電磁打擊。
當然,東海艦隊中,接受過類似改裝的不止是“蘭州”號。在二零一九年初,幾乎所有大型戰艦都做了改進。只是受排水量限制,其他戰艦的改進並不徹底,而“蘭州”號得益於高達七千噸的標準排水量,以及較為充裕的改裝空間,其電磁對抗能力,遠遠超過了其他驅逐艦與護衛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