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3/4 頁)
越回到了古代。也是這樣,李遊對相對論和剛才意識裡出現的那些文字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那一段文字出現之前,李遊只知道,這世上最快的東西,便是光,那是每秒以光年為計算的速度,長得令人無法想像。然而意念這個詞出現,李遊才發現,這一句話或許已經比愛因斯坦所提出來的觀念更進一層。在李遊的理解,意念應該便是人的思想,如果更激進的理解方式,那便是人的靈魂。
只是李遊也清楚,涉及到意念與靈魂這種名詞之後,這已經不是物理學的範疇,而是玄學的範疇,在他所在的年代,像廣大社會推銷這一套學說,信仰者只有迷信的鄉民,真正的科學工作者絕對會唾棄李遊的此刻所想到的東西。
李遊已經管不了這究竟是玄學還是科學,他只是從這一句話裡面得到了一些提示。
靈魂以光的速度運動,可以穿越物質屏障,回到過去,穿越未來,甚至可以回到時間起初的瞬間。
這就是這一句話的全部意思。當然,李遊看到這些,所想到的卻絕對不止這些。
李遊已經回到了西晉,也就是說穿越了一次,那麼,他已經充分可以斷定,只要具備條件,他便可以再度穿越,回到自己所在的年代,或者去到其他的時代,洪荒,或者更久遠的天地初開時間。
那麼問題就來了,要怎麼做,才能夠做到穿越時空?李遊吸了一口氣。答案不言而喻,陰符;一定是陰符!
“坤符把我送到了這個年代,或許能夠把我送回去,也許它只具備送我過來的能力,要是找到多一枚,那就可能回到了,只是千萬不要是隨機傳送就好了……”
李遊腦海裡亂七八糟地想著,臉色陰晴不定。見到李遊呆滯許久,怕他腦子又犯毛病了,把盒子裡散落的東西聚攏過來,輕聲問道:“不準,你在尋思甚麼,趕緊看看,這幾塊玉疙瘩刻著什麼字。”
李游回過神,吸了一口氣,接過莫方圓手裡的東西,有幾枚小巧的印章,他拿起對著哈了一口氣,印在了手背之上,模模糊糊地分辨出了幾個字。
“大魏安僖王圉印”幾個魏字出現在李遊的手背上。至此,李遊已經斷定,這座魏王墓究竟是誰的陵墓了。只是李遊這王陵歸屬是誰並不怎麼感興趣,隨手把印章塞回了盒子裡,心不在焉地說道:“這些也能夠賣點錢。”說完,便讓莫方圓把之前的典籍搬回陵墓之中,又把準備好的《竹書紀年》塞在其中,就等著被人發現,歷史仿若回到了原來的軌跡之中。
第一百四十三章 再出發
可是世界上,歷史軌跡在執行上還是出現了一點點偏差。盜了魏王墓之後,李遊讓人在魏王墓附近盯了幾天,既沒發現守陵人的出現,也沒人經過此地,更別提存在感很弱的官府了。最後李遊等得一點耐心都沒有了,讓一名夥伴扮成打柴的樵夫去報了官,才引來了官府的注意,歷史才正在恢復到了原來的軌跡中去。
官府的辦事效率並不快,但是當李遊安置的《竹書紀年》被發現之後,郡守便迅速把此書彙報到了朝廷之中,但因為書裡的內容過於驚世駭俗,朝廷極力封鎖之下,倒是波瀾不興。
《竹書紀年》在送往建安的時候,李遊已經整理好行裝,開始了新的征程。
腦海裡的籀文時不時浮現一些古怪的內容,這些內容竟然有提到了青牛觀和九鳳朝龍風水局的文王墓。
而且文字之中更是隱晦提示,文王墓裡面可能藏匿著一枚陰符,而且不是李遊手中的那一塊。
得到這樣的資訊,李遊心中驚喜莫名。九鳳朝龍這一條路他熟悉得很,這已經是走過了一次的舊路。雖然時間不對,但山勢總體變化不會很大。
只是當李遊對莫方圓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莫方圓臉色有些興奮,他說道:“兄弟,我們之前已經去過崤山了,而且,青牛觀還是我們建的。”
聞言,李遊有些凌亂。青牛觀已經建好了?他想了想,發現時間上有些對不上。他和祁教授一行人去青牛觀的時候,可是清楚看到外面的碑文記載,青牛觀建成於太康二年,後被毀掉,東晉時期又被修復。此刻正是太康二年。難道不準是先去修完了青牛觀,才去盜魏安僖王墓的。這也有可能。
只是當李遊詢問起莫方圓關於青牛觀的底細之時,卻被告知,青牛觀是在七八年前就開始建造,一直建到了前年才建好。在建造期間,不準也就去了三次。建造前發現青牛觀的地理位置特殊,不準想利用那裡的一股神秘來歷為自己所用,因而勘察完畢之後,第二次率人前來建造青牛觀,他這次前後留了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