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3/4 頁)
聞言,秦怒天卻是大聲反駁著,隨即大聲辯解著關於天鳳族人的基本生活。
天鳳族人雖然地處窮山闢野,生活條件雖然艱苦一些,但總體人人習武,又受到九鳳朝龍的庇護,族人倒是極少病痛,而族人也因為武力高強,無論男女老少都是狩獵好手,光是靠打獵捕魚,便足以養活全族人,而族人更會拿獸皮和藥材託付與山裡的一些人家,拿到外面去兌換必須的布帛鹽巴一類的物資,實際上,天鳳族人隱居在深山之中,過的日子比起外界的普通民眾還要還一些,外面連年征戰,人口已經削減到一個恐怖的資料,如果天鳳族人生活在外界,恐怖,一樣會受到戰爭的牽連,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見秦怒天出言反駁,李遊心中反而暗喜,這意味著秦怒天還是可以交流的,而且對方的也有他所希望的那種心思。既然這樣,這戰恐怕是打不起來了,李遊暗鬆一口氣,打起來那是必死無疑的。哪怕司馬空出現,恐怕都無法將他從秦怒天鎖定的刀鋒裡救下來。
李遊順著秦怒天的話往下說,這一回他並不著重說山裡的清苦,而是說希望,前輩們的希望和下一代人的希望,包袱和放下報復,關於天命、信仰等等亂七八糟的東西。在涉及到這方面的內容,秦怒天顯然不是李遊的對手,李遊雖然學的是土木系,但馬哲可是必修課,除此之外,還處於一個資訊量充沛的年代,圖書館裡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的思想名家,歷史名著都可以隨手拿到翻閱,秦怒天在天鳳族乃至整個晉王朝都算是博學之士,但對上李遊,便只能算是個土鱉,根本無法進入正常的答辯,很快就一敗塗地,被李遊牽著鼻子走,當然,李遊也不完全歪曲事實,而是更加詳細地指出了天鳳族很多人內心深處對自己環境的認知,那便是,這一座山,那一座墳,是天鳳族人的囚牢。
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鳳族的來歷
對李遊的說法,秦怒天表面不以為然,可內心卻十分贊同。可儘管如此,面對著這麼一座囚牢,他卻無力打破。
天鳳族之人離開九鳳朝龍會喪失超強的武力,這一點最為關鍵,除此之外,天鳳族的等級森嚴,就算有朝一日加諸族人的詛咒消失,族裡頑固守舊的長老依舊會阻撓那些試圖下山的人。對於這一類已經腐朽且拒絕一切外面世界又強大無比的長老來說,族人離開九鳳朝龍,背棄祖輩守護的聖地,那是不可思議,也不允許發生的。他們會用盡一切手段打擊這類生出異心之人,哪怕這些人只是對外面的世界表示好奇而已。
秦怒天在族群裡實力超然,但以前也不過是長老會里面一個有資格旁聽的小輩,那些活了一兩百年的老不死們,才是真正掌握了發言權的。但如今時代卻是不同,十年前李博今攻破山門,這類抱殘守缺的長老不是戰死便是落得一身殘疾,對天鳳族的影響力已經降到了最低,而秦怒天卻因為閉生死關的原因,避開了當年的恥辱一戰,出關後隱約便成了族群之中的第一人,因而才擁有一定的決斷力,想做點什麼,才變得方便了一些。
如今長老們的阻礙已經消失,那麼對天風族人來說,便是李遊口中所說的詛咒了。他們無法離開這個地方,哪怕秦怒天真心下了決斷,帶領族人遷出山外,也絕無可能做得到。
李遊雖然剖析地頭頭似道,但對秦怒天來說,他所說的話大部分都是廢話,因為並沒有提及秦怒天最為關心的問題。
如何解決族人身上的詛咒。
當秦怒天把這個問題拋向李遊的時候,李遊心裡徹底放鬆了下來,對方既然已經拋開血仇,問到這個問題,那意味著,他的謀劃已經開始有用了。
“陰符”李遊咬音很重,說道:“雖天鳳族人世代死守此地只能死守此地的具體原因我雖然不清楚,但必然與陰符有著莫大的關係,只有收集足夠的陰符,利用陰符的力量,才可能打破你們身上的詛咒。”
“並非如此!”秦怒天卻搖頭,聲音低沉而滄桑:“不過大致也差不多了,還是和你所說的陰符有一定的關係。”說到這裡,秦怒天欲言又止。在他看來,眼前此人是族人不共戴天的仇人,把族人守護的巨大秘密告訴他,似乎大大的不妥。
“那是九鼎的緣故?”李遊不等秦怒天答話,卻已經說了出來。秦怒天卻虎軀一震,悚然望向李遊,聲音顯得有些低沉,急聲說道:“你是怎麼知道的?”
李遊卻是揮了揮手,對這個問題卻懶得解釋了。之前和秦一刀相處的時間不算多,但卻發現他對九鼎下落訊息更為關注,而李博今當年託付天鳳族的陰符,他們卻依諾言讓李游去拿回,孰輕孰重,這顯而易見。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