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3/4 頁)
,都是娶了公主。只不過取的是哪一位公主,歷史上倒是沒記載。實際上,自從項羽進入咸陽之後的一把火,燒了不僅僅是一座阿房宮,還有先秦時期的許多典籍和歷史都被燒一乾二淨。只是後來的世人只會噴秦始皇焚書坑儒,卻不見項王更加威武。
僅僅確定一個李斯家族是不夠的。同期的李氏家族還有很多,比如鎮守隴西的李信。此人曾經率二十萬大軍伐楚大敗而歸,但終究也沒受到多大的懲罰,嬴政依舊派遣他率大軍鎮守隴西重地,抵抗來自北方遊牧民族對中原的侵擾。這樣的家族有王族賜婚也說不準,除此之外,甚至還有其他一些在史書上不記載但在當時很重要的的官員貴族等等,也有可能……
但李遊相信,如今手裡掌握的資料雖然並不完整,但是如果推導起來,種種證據表面,李博今很可能是李斯家族的成員。
要知道,李斯可是荀子的弟子,博學強記,可謂是家學顯赫,他的子弟自然不會太差,出一個李博今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而且李遊突兀想到,李斯字通古!
博古通今!
李博今的名字,如果分拆之後和李斯的字重合一下,便可以穿成這麼一句話。
李博今是李斯本人的可能性為零。但是作為李斯的子侄,可能性極大!
李博今……李斯……李遊想著。然後他便想到了一個令自己都毛骨悚然的名字。
李由!
李斯的長子,李由!這傢伙可是娶了秦國的公主,還被任命為三川郡的郡守,後來與項羽大軍作戰戰敗被俘,被曹參所殺。
李遊深深地吸了一口寒氣。這傢伙基本滿足了他所推測裡的所有要求!然而如果李博今是李由的話,所滿足的條件不止這一點,甚至很多疑問都可以迎刃而解!
比如李博今囤積糧草軍械,比如李博今建造青牛觀滋養秦國陰兵鬼將並且試圖復活它們,比如李博今尋找九鼎以及陰符……
李遊哆嗦了一陣,喃喃說著:“明白了……都明白了……”
勁松子在秘洞裡和莫方圓交談的時候,兩者就李博今試圖復活陰兵的動機進行過討論,討論的結果傾向李博今試圖造反。
而李遊此刻卻比他們更加清楚李博今的動機!
這廝是想把這一支秦**團復活,帶上糧草軍械,返回秦末啊……
第一百九十二章 我是誰
著一支復活的軍團返回秦末時期,李遊就是用屁股去想,也應該清楚李博今是想幹什麼去。明擺著是去找項羽劉邦的晦氣啊。別的不說,司馬空手中這一支秦軍銳士,雖然人馬只有六七千人,但卻是商鞅變法,秦國崛起時期的真正銳士,不是秦末時期那種由囚徒勞役組建倉促組建起來的軍隊,加上李由又囤積瞭如此多的軍械糧草,這一支氣勢如虹的銳士軍隊,不說必然會徹底改變戰局,但是以李由的老謀深算加上知悉後來的歷史發展,歷史最終的發展方向還真不可知,而且李遊很明白的是,以李由的個性,如果圖謀如此之大,必然不會只把目光投在一處地方,必然是多處開花,在有秦軍銳士陰靈之地,蓄養陰靈,以圖將來。
李遊不苦笑了一下。這種事情,不是親眼目睹,誰都不會相信有人會做這樣荒謬的事情。然而李博今不但做了,還數百年如一日地堅持不懈,囤積糧草軍械,圈養陰兵和尋找陰符,一直到自己所在的年代,李博今這個陰魂不散的影子彷彿都還在活躍著。
想清楚李博今所為的最終動機,李遊並沒有感覺輕鬆多少。心情反而變得更加沉重。他下意識地避開了一個不願面對的問題。
在他的推測之中,李博今便是李斯的長子李由。那麼問題來了,他李遊和兩千多年前的李由,究竟是什麼關係?
當然,用現在的普通話拼音,李遊和李由兩個字的讀音沒任何的差別,但在古代,尤其是在先秦時期,現在的李遊和那時候的李由的讀法,完全是兩回事了。所以名字上讀音吻合,李遊只是當成巧合而已。
然而自己能夠穿越千古,靈魂回到李由的身上,自己又是誰?
最終鼓起勇氣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李遊還是發現,心跳還在不停地加快速度,險些都從嗓子眼裡蹦躂了出來。
李遊謹慎,再三地把自己的記憶回放一次,從最小的時候開始,再一次無鉅細得回放自己的人生,儘管這種事情已經做過了很多次,但他仍舊不放心,直到把記憶深處許多瑣碎的小事,諸如尿床第一次打架。上山掏鳥窩,下河抓魚蝦,夥伴是誰都想起了一大堆之後,他才再次確定,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