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待耶律諧理退下,寇準對李繼隆、高瓊道:“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不論契丹人擺下什麼陣型,我們自可觀而破之。更何況當今聖上已經御駕親臨澶州北城,明日登高一呼,我軍將士自當以一敵百,大破敵軍。”
李繼隆和高瓊聽到御駕已經親臨澶州北城,都是大為振奮,於是三人又計議了半日,謀定破敵方略。
第二日,澶州城外號炮連天,大契丹國大軍再次出動,在澶州北城外擺下一座巨大的大陣。此陣稱為“太乙混天八門陣”,分別以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命名,加上中軍共是九個大陣。
中軍由十六個小陣組成,每陣由一軍二千五百人組成,中軍共十六軍四萬精兵,由蕭撻凜親自統帥。周圍八陣則各以六個小陣組成,取《周易》六爻之意,每陣共六軍一萬五千精兵。
周圍八陣加中軍總共六十四個小陣,與《周易》別卦的六十四卦相合,合計十六司,共六十四軍十六萬精兵。
六十四個小陣中,大契丹軍前排為弓弩兵,中間為長槍兵,後排為短刀兵,兩側為精銳騎兵。十六萬精兵中,騎兵卻佔了半數,陣前還設定了衝車、鹿角、鐵蒺藜等障礙。
八門中,休、生、景、開為“四吉”,傷、杜、死、驚為“四凶”,吉亦為兇之兇,兇亦為吉之吉,彼此相窮,迴圈無窮。
太乙混天八門陣的排列,實際上是一幅“後天八卦圖”,旌旗排四角,刀槍擺八方,迴圈無定數,進退有章法。整個大契丹軍大陣真正是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隅落鉤連,曲折相對,內圓外方,殺氣滔天。
大宋軍這邊李繼隆大將親自統兵出戰,高瓊率軍鎮守城池,採取的是眾人商議的以陣破陣戰法。這次澶州城下的戰役,卻是大宋和大契丹攻守易位,以往皆是大契丹軍主攻,宋軍主守,這次是大契丹軍佈陣,宋軍破陣。
李繼隆沒有采用宋太宗趙光義創造的“平戎萬全陣”或者宋軍最常用的“常陣”,而是佈下攻擊戰陣“天地人三才陣”,皆因“平戎萬全陣”和“常陣”兩個陣法都是以防禦為主,不利進攻。
宋軍“天地人三才陣”分左、中、右三個子陣,每個子陣皆再分成天、地、人三個子子陣,其中“天”為先鋒隊和策先鋒隊、“人”為主力中軍大隊、“地”為策殿後隊和殿後隊。大宋軍編制為廂、軍、營、都四級,廂轄十軍,軍轄五營,營轄五都,都編一百人。
先鋒隊是頭前開道的部隊,全是騎兵,共二十五都,每都一百騎,共二千五百騎。策先鋒隊是策應先鋒之部隊,佈置在先鋒後方成陣,全是刀槍兵,也是二十五都,合計二千五百人,身上無甲,都是敢死之士。“天”字陣共五千兵力。
主力中軍大隊以弓弩兵在前,步軍刀槍兵在後。其中弓弩兵五千,布成“弩陣”。弓弩兵使用的武器是由馬遙先生督造改良的蹶張弩,而非普通的臂張弩、腰張弩。
蹶張弩拿腳踩踏機括髮箭,使用時將身平坐地上,以弩平放面前,左右腳掌俱揣入拇內,緊接弩劈,撬上腰鉤,鉤住弩弦,兩手拉腰鉤索,兩腳掌往前一蹬。劈體往後一倒,一齊用力來開弩弦,掛上機括。
五千弓弩兵分成三排,從前至後,第一排瞄準射擊,第二排上箭進弩,第三排上弦。進攻時,第一排射擊後,弓弩兵透過兩排之間的空隙,回到第三排身後上弦,第二排進弩之後,進入瞄準射擊狀態,如此迴圈反覆,是為弩陣。
這五千弓弩兵之後,是中軍的其他一萬五千名士卒,“人”字陣合計共二萬兵力。
策殿後隊即策應殿後部隊,在主力軍以及殿後部隊之間成陣。殿後隊在主力軍後方佈陣,以備拒敵後方之危。“地”字陣合計五千兵力。
左、中、右三個子陣,各自有三萬兵力,李繼隆合計親統九萬大宋軍前來破陣。左軍由名將高繼勳統帥,右軍由慕容德業統帥,中軍由李繼隆親自統帥。
天地人三才陣講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三又得九,九九歸一。李繼隆命三軍攻擊大契丹軍太乙混天八門陣的休、生、開三個吉門。左軍打生門,右軍開啟門,中軍攻擊休門,左右兩軍為虛,中軍為實,虛實相應。
但見宋軍連環弓弩齊射,先鋒和策先鋒開始突擊。大契丹軍大陣中軍裡面,旌旗揮舞,戰鼓雷鳴,休、生、開三門將士得到命令,開始迎擊宋軍攻勢。
一時間雙方大陣上弓箭四射,人仰馬翻,喊殺聲震天大作。宋軍勝在武器新穎,強弓勁弩威力巨大,大契丹軍勝在騎兵眾多,單兵戰力更勝一籌,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