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第2/4 頁)
無其他圖案,並未雕刻武功圖譜。陽雲漢心中暗暗納罕,這才想起檢視環繞在巨石周圍那些碩大石塊。這些石塊外表的石屑剝落之後,露出了裡面的真容。
陽雲漢細看之下,陡然發現這些碩大石塊竟幻化成一座座手持石刀的石像模樣。每尊石像姿勢各不相同,連貫起來,竟成為一幅幅武功圖譜。如此巨大規模的武功圖譜,令陽雲漢心中莫名震駭,再次折服於這位前輩的鬼斧神工之能。
陽雲漢急忙逐個檢視這些石像,發現環繞在石壁周圍的石像共有六十四尊。每三十二尊為一組,共有兩組。
陽雲漢先順著第一組石像看去,只見第一組三十二尊石像所雕刻之人,身形波譎雲詭,變幻莫測之際,手中長刀舒捲寫意,縈流帶空,有形不滯,無形隨風,瞬息天地,遮星蔽月。
陽雲漢取出自己的龍雀寶刀,按照石像雕刻模樣,演練起來,只見他人刀合一,猶如雲能晦異,有形不滯,實實挨挨,遮星蔽月。
陽雲漢演練完一遍,意猶未盡,再次使出這龍甲神訣第五式“雲垂式”,此番他人刀合一之際,猶如雲附於天,無形隨風,虛虛空空,瞬息天地。同樣一式使出,竟是有千萬種變換,或舒捲寫意,或縈流帶空,端的是變幻莫測,精妙絕倫。
陽雲漢雖還想再多演練幾次,卻也知道時間緊迫,趕忙收刀,再檢視起第二組三十二尊石像所雕刻之人。
這組石像身形忽而云淡風輕,忽而風捲殘雲,手中長刀或如獵蕙微風,去來無跡,或如長風破浪,動息有情。
陽雲漢看完石像,握緊手中龍雀寶刀,展開身形,一氣呵成將那龍甲神訣第六式“風揚式”使了出來。
只見陽雲漢御空而行,人刀合一之際,或身如柳絮隨風擺,或大風起兮雲飛揚,一輕一重,一疾一緩,一有一無,一虛一實之間,招式變化多端,妙到極處。
陽雲漢演練完“雲垂風揚”兩式,收刀而立,心中暗自揣摩這兩招的精妙之處。
雲始則無形,千變萬化,風無正形,萬物繞焉,“雲垂風揚”兩式均是精妙絕倫不滯於物的武功招式,無論自己手中所用的是家傳龍雀寶刀,還是自己手中用的是一柄普通木刀,這兩式都是威力無窮。
此時陽雲漢還不知道自己的武學在不知不覺之中,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
龍甲神訣前兩式“蛇蟠鳥翔”以柔克剛,內力招式缺一不可。再兩式“虎翼龍飛”以拙勝巧,重在內力運轉和內力強弱。第五第六兩式“雲垂風揚”以精破敵,卻是重在招式之妙。
單以招式精妙程度而論,此兩式遠超“龍甲神訣”前四式,更遑論與陽雲漢家傳“奔雷刀法”和陽雲漢自創的“雷霆刀法”相比,更是高明的不可以道里計。
此時半個時辰已過,陽雲漢雖知自己對“雲垂風揚”兩式還不夠純熟,可已無心再練。他走過去,從最先看到的那尊身材偉岸的石像手中取出“龍甲神木”放回腰間包裹中。
只聽大地之下機括聲再次響起,陽雲漢心知機關再次啟動,急忙展開輕功離開石陣。在陽雲漢奔行之際,巨石壁和六十四尊石像紛紛垮塌下來,“龍甲神訣”第五第六兩式“雲垂風揚”圖譜再也不復存在。
陽雲漢離開亂石陣之後,一頭扎進松林之中,開始搜尋起眾人來。松林雖大,可陽雲漢已知其中奧秘,過得半個時辰,終於發現了眾人的蹤跡。
陽雲漢急忙從一旁兜轉過去,凌空落在凌孤帆、趙破空和上官碧霄三人身後,擋住了“天龍玄花”四人的去路。
此時距陽雲漢離開已過去整整一個時辰,凌孤帆挑頭不停變換逃遁方位,好不容易才保著三人在陰陽八卦陣中左逃右避,沒被“天龍玄花”追上。可三人之中的上官碧霄卻在後面之人窮追不捨之下,已近檣櫓之末,被“天龍玄花”四人越追越近。
陽雲漢此時出現,讓“天龍玄花”四人吃了一驚,旋即大喜,以為陽雲漢四人再也逃不動了,天印上人開口喝道:“陽雲漢,有膽莫逃。”
凌孤帆、趙破空和上官碧霄三人在前面聽到身後動靜,回頭看見陽雲漢歸來,齊齊心中大喜過望。凌孤帆急忙招呼趙破空和上官碧霄二人返身而回,站到陽雲漢身邊。
陽雲漢手握龍雀寶刀,遙指天印上人道:“天印上人,可敢與我獨自對戰一場麼?若是我敗了,自會將龍甲神木交予你,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陽雲漢說出此等話,凌孤帆和趙破空面面相覷,上官碧霄在一旁花容失色,三人心中擔憂,不知道陽雲漢為何不顧自身安危,獨自挑戰天印上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