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第2/4 頁)
喃說道:“天圓地方,天圓地方,陽小子,說你天縱奇才真正不是誇讚你。”
其實溫無鬼此言並不為過,陽雲漢不僅修煉成姜試所傳龍甲神訣之“地載式”和“天覆式”,更是將二式融會貫通,創出“天圓地方”之大圓滿招式,此等境界就算是當年的姜試本人是否能達到都不為所知。
陽雲漢神功即成,三人不再過多逗留。溫無鬼頭前引路,三人魚貫離開內室,重新進入前室之內。
就在溫無鬼前腳踏入前室之時,突然轟隆一聲巨響,整個墓室顫動了一下,溫無鬼大喝一聲:“不好!”
三人藉著火摺子亮光,見一塊萬斤巨石轟然落下,正擋在了前室墓門前,死死封住了陰山古墓的出路。
三人不想有此變故,溫無鬼蹙眉說道:“這處機關好生厲害,我們來時並不觸發,待我們離開古墓第二次踏足此地時,才觸動機關,落下這萬斤巨石擋住我們去路。只是不知道這機關為何會如此設計?”
此時陽雲漢已經走近巨石,舉起火摺子檢視起來,見這萬斤巨石上刻著八個大字:“留下神木,方可出墓。”
大字下面正有個凹槽,陽雲漢有了前三番經驗,忙取出龍甲神木嵌入到凹槽之中。剩餘的龍甲神木不大不小正好卡入到凹槽內,古墓隨之顫動,機關觸發,萬斤巨石竟緩緩升起。
陽雲漢忙招呼溫無鬼和上官碧霄二人:“溫大俠,妹妹,我們快走。”待溫無鬼和上官碧霄竄出巨石封閉之門後,陽雲漢還待伸手去取回剩餘的龍甲神木,不料拔了一下竟沒能拔動龍甲神木。
陽雲漢不死心,運足內力,發力拔去,沒想到以他八十餘載雄渾內力,那龍甲神木依舊是紋絲不動,嵌入凹槽之內好似長進去了一般。
陽雲漢頓時明白,這是龍甲神木和自己緣分已盡,被姜試師父設計的機關留在這古墓之中。想到這裡,陽雲漢不再猶豫,放棄龍甲神木,一閃身也竄出古墓。
三人進入甬道之後,沒過多久古墓之中顫抖更加劇烈,隱隱傳來轟隆之聲,顯是古墓開始坍塌,姜試前輩刻下的石壁文字圖譜再也不復存在。而那萬斤巨石又一次轟然落下,徹底將這座垮塌的古墓封死。
陽雲漢三人一路返回,離開大墓,下了陰山,回到草原,再次找到通譯,在那通譯的帶領下折返回到大宋境內。在榷場賣掉牲口之後,三人倒是小賺了一筆。依照和凌孤帆,趙破空約定好的,陽雲漢三人擇路返回東京。
一條寬闊的大宋官道上,陽雲漢騎著“龍駒”寶馬,上官碧霄和溫無鬼也各自騎著一匹良駒緊隨其後,三人策馬揚鞭向東京趕去。
突然前方官道旁傳來打鬥聲和呼喝聲,陽雲漢趕忙勒馬,放慢馬速。上官碧霄和溫無鬼見狀,也趕忙勒馬而行。
三人往前又騎行了一段,撥轉馬頭朝官道旁打鬥處尋去。走了沒多遠,遠遠看到前面有七人正在圍攻三人。
這七人均是穿著黑色衣服,衣服上繡著醒目的虎頭,人人手持虎頭大刀,一看就是同一門派中人。那被圍攻三人衣著各不相同,手中兵刃各異。
七個黑衣人手中虎頭大刀虎虎生風,招招都往對手要害部位招呼。被圍三人渾身到處是刀傷血跡,使盡渾身解數搏命廝殺,可三人勢單力孤,又被七個黑衣人分割開來,均是陷入絕境之中。
兩個黑衣人正一前一後夾擊其中一人,那人避開身前的虎頭大刀後,卻因為身受重傷,無路如何也避不開身後襲來的虎頭大刀,眼看就要淪為刀下之鬼。
孰料一道人影閃過,兩個黑衣人只感到手腕劇痛,還沒看清怎麼回事,手中虎頭大刀已然落地,兩個黑衣人愣在當場。
與此同時,另外五個黑衣人也是眼前一花,手腕吃痛,手中虎頭大刀落地。
七個黑衣人和被圍三人被眼前變故驚呆,齊齊看向來人。此人龍眉鳳眼,英武之中帶著儒雅之氣,正是陽雲漢在關鍵時刻施展龍雀神章之“地載式”出手相救。
陽雲漢掃視眾人一眼道:“得饒人處且饒人,又何必趕盡殺絕。”
七個黑衣人心知自己武功和來人相差太大,也不敢留下狠話,低頭撿起虎頭大刀,悻悻然離去。
三個被圍攻之人趕忙上前向陽雲漢道謝,感謝救命之恩。
眾人互相通了名姓,原來這三人是兩浙路武林人士,陽雲漢開口詢問:“你們三人為何被那七個黑衣人追殺?”
三人中領頭那人趕忙躬身回道:“恩公,那七個黑衣人是河北路的黑虎斷刀門人,在此處攔截我等三人,不讓我們前往恆山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