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部分(第3/4 頁)
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所推崇,而且據說這本書還連續了好幾個月都在《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榜上排名第一,這證明這本書在美國也是極為暢銷的,那就更能證明這尼葛洛龐帝教授所言非虛!
帶著激動的心情參悟了很久《數字化生存》之後。馬允、王俊濤等人開始著手按照這書裡的描述,開始嘗試著打造屬於他們自己的“數字化生存”。本來也許應該在95年才出現的中國第一批投身網際網路事業的先行者們,在這個時空裡好像被賈鴻漸這個穿越時空的蝴蝶所影響,而在94年就開始了他們的嘗試。
這個9月。美國德州理工大學的博士田舒寧把他在美國創辦的亞信公司搬到了中國,他跟國家科委合作在各種現實場合宣傳INTERNET,不過在這個年代,很多人還不知道這個INTERNET到底要怎麼翻譯,他們有的人把那個叫因特網,有的叫因特奈特網。不過這個亞信公司的人們,根本就不屑於用中文說,他們就按照英文INTERNET說法。拿著《數字化生存》不斷的在各種企業家之間宣傳著網際網路——沒錯,是企業家。雖然這個田舒寧真心覺得網際網路技術是個非常打的商業機遇,但是他並不認為這種技術是面對普通老百姓用的!
()
這個專業的技術人員雖然是個技術達人,但是技術達人附帶的一種高傲。讓他們覺得好像越好的技術就越應該是面對高層,而不是什麼平民老百姓。本來在美國,這個田舒寧的亞信公司爭取到了包括道瓊斯公司——這個道瓊斯公司,就是那個《華爾街日報》的母公司!
但是回到了國內的田舒寧驚訝的發現了這個工作好像並不好做,這個年頭的中國國內。別說老百姓對於什麼網際網路、因特網之類的東西完全不知道概念,就算是公司老總,除了賈鴻漸以外還有幾個知道網際網路的?
本來這田舒寧要是隻碰到了這個狀況,他還能告訴自己。這是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未開採的金礦,但是接下來的現實卻把這個技術達人的夢想打的粉碎——亞信調查了一下發現。首都和上海使用的華夏高科路由器總共加起來一共256個撥號埠,一個埠大概能支援10…20個使用者。所以這就是說哪怕亞信獨佔了這條中國和國外的“資訊高速公路”,那同時最多就是像5000個使用者提供服務而已!
雖然看起來好像這5000個名額足夠多,但是要知道這些名額那完全不是亞信可以霸佔的——王志東他們等私人接上了網路,那就是佔掉了一個使用者名稱額,因為王志東他們經常上國外的網站,用自己公司的福爾摩斯引擎搜尋一些國外的技術動態!更不用說賈鴻漸這個沒良心的傢伙經常無聊的拿著名額跟葉靜發曖昧的電郵了!
去掉普通消費者的名額的話,那麼一個非常保守的資料就出現在了田舒寧的面前——他自己預判,他了不起也就是能佔掉5000條名額裡面的500條而已!這對本來想著要吸引成千上萬公司當客戶的田舒寧來說,那可是個非常大的打擊!
同樣在這個9月,杭洲的一個叫馬允的30歲大學外語教師創辦了一個叫做“中國黃頁”的網站,這貨大言不慚的在網站上打上了“全球第一家網上中文商業資訊站點”的宣傳語。雖然這馬允是後世的大神,但是這個年代的他還是個愣頭青。這愣頭青馬總現在的想法跟田舒寧一樣,也是想著向企業家服務!
這馬總的想法是,弄一個跟郵電所賣的黃頁一樣的東西,股東企業們把自己的商業資訊掛到網上——比如說企業是幹嘛的,有什麼資質,主要做什麼產品,聯絡方式是怎樣,這樣就可以促進會員之間的人脈,甚至可以找到一個便宜的供貨商!這可以說是後世阿里巴巴的雛形,不過這個雛形卻是收取會員費才能進去看的。
比留洋回來的技術達人田博士要實際一點的是,馬允馬總起碼還知道把INTERNET這個詞給翻譯成中文——因特奈特網。有一次在出去遊說的過程中,一個杭洲本地的企業家好奇的問他——你說的這個什麼因特奈特網,跟《國際歌》裡面的因特耐兄奈爾(international,國際的)有什麼關係?
為了讓別人知道這個因特奈特網很牛,馬允告訴別人說“比爾蓋茨說了,因特奈特網將改變人類的方方面面”。其實人比爾大兄根本就不看好網際網路,甚至人比爾大兄此時剛剛否決掉公司內部關於出一個網際網路瀏覽器的提案。馬允自己也知道這點,實際上他也有苦衷——他知道,要是告訴別人那句話是他馬允說的,別人會直接把他扔到大街上,但是說是比爾蓋茨說的,別人就只能半信半疑的繼續聽下去……(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