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頁)
裡面有個笑話是這樣的:一次大戰時,有個美國軍人給愛人買了一塊金錶,未來得及給她,就上了前線。他帶著這塊表出生入死,終於回來,把表交給了她,兩人結婚生子,這塊表就成了這一家的傳家寶。這家的第二代又是軍人,帶著金錶去越南打仗,被越共逮住,進了戰俘營。越共常常搜戰俘的身,但此人想道:我要把這傳家寶藏好,交給我兒子,就把它藏在了屁眼裡,一連藏了五年,直到不幸死去。在臨終時,他把表託付給戰友,讓他一定把表給兒子。這位戰友也沒地方藏,又把它藏在了屁眼裡,又藏了兩年,才被釋放。最後,這家的第三代還是個孩子時,有一天,來了一位軍官(就是那位受託的戰友),給他講了這個故事,並把這件帶有兩個人體溫,七年色、香、味的寶物,放到孩子手心裡。這孩子直到四十多歲,還常常在夢裡見到這一幕,然後怪叫一聲嚇醒。
魯迅先生也講過一個類似的故事:民國時,一位前清的遺少把玩著一件珍貴的國寶……放在手裡把玩,還拿來刮鼻子,就差含在嘴裡……原來這國寶是古人大殮時夾在屁眼裡的石頭。從這兩個故事的相似之處可以看出幽默是沒有國界的,用不到什麼高深學問就能欣賞它;但你若是美國的老軍官,就不喜歡《黑色通緝令》;你要是中國的遺老,就會不喜歡魯迅先生的笑話。在這種情況下,人就會說:聽不懂。
→虹→橋→書→吧→BOOK。
第63節:外國電影裡的幽默(2)
除了不想懂,還有不敢懂的情形。美國的年輕人常愛用這樣一句感嘆語:Holy shit!信教的老太太就聽不懂。holy這個詞常用在宗教方面,就如中國人說:偉大、光榮、正確。shit是屎。連在一起來說,好多人就不敢懂了。
在美國,教會、軍隊,還有社會的上層人物,受宗教和等級觀念制約,時常犯有假正經的毛病,所以就成為嘲諷的物件。這種幽默中國沒有,但卻不難理解。中國為什麼沒有這種幽默,道理是明擺著的:這裡的權力不容許幽默,只容許假正經。開玩笑會給自己帶來麻煩,我喜歡說幾句笑話,別人就總說:你在五七年,準是個右派。五七年有好多漫畫家都當了右派。直到現在,中國還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沒有政治漫畫的國家。於是,幽默在這個國家就成了高深莫測的學問。
有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玫瑰之名》,講了這麼一個故事:中世紀的義大利,有座修道院,院裡藏了一本禁書,有很多青年僧侶冒著生命危險去偷看這本書,又有一個老古板,把每個看過這本書的人都毒死了。該老古板說道,這本禁書毒害人的心靈,動搖人的信仰,破壞教會在人間的統治……為此,他不但殺人,還放了火,把這本禁書和整個修道院都燒掉了。這是個陰森恐怖的故事,由始至終貫穿著一個懸念……這是一本什麼書?可以想象,這書裡肯定寫了些你想知道又不敢問的事情。在電影結束時,披露了書名,它就像《低階小說》裡那塊沉重的金錶,放進了你的掌心:它是亞里士多德久已失傳的《詩學》第二部。這本書只談了一件事:什麼叫做幽默。這個故事的背景也可以放在現代中國。
BOOK。▲虹橋▲書吧▲
第64節:中國為什麼沒有科幻片
中國為什麼沒有科幻片
王童叫我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沒有科幻片。其實,這問題該去問電影導演才對。我認得一兩位電影導演,找到一位當面請教時,他就露出一種蒙娜·麗莎的微笑來,笑得我渾身起雞皮疙瘩。笑完了以後他朝我大喝一聲:沒的還多著哪!少跟我來這一套??吼得我莫名其妙,不知自己來了哪一套。搞電影的朋友近來脾氣都不好,我也不知為什麼。
既然問不出來,我就自己來試著回答這個問題。我在美國時,週末到錄影店裡租片子,〃科幻〃一櫃裡片子相當多,名雖叫做科幻,實際和科學沒什麼大關係。比方說,《星際大戰》,那是一部現代童話片。細心的觀眾從裡面可以看出白雪公主和俠盜羅賓漢等一大批熟悉的身影。再比方說,《侏羅紀公園》,那根本就是部恐怖片。所謂科幻,無非是把時間放在未來的一種題材罷了。當然,要搞這種電影,一些科學知識總是不可少的,因為在人類的各種事業中,有一樣總在突飛猛進地發展,那就是科學技術,要是沒有科學知識,編出來也不像。
有部美國片子《蒼蠅》,國內有些觀眾可能也看過,講一個科學家研究把人透過電纜傳送出去。不幸的是,在試著傳送自己時,裝置裡混進了一隻蒼蠅,送過去以後,他的基因和蒼蠅的基因就混了起來,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