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2/4 頁)
大二擔狀況是同樣艱苦,不過大二擔為最。而目前炮兵、
通訊、兵工人員及運補人員之冒險犯難,其艱苦亦不較大二擔將士為輕。
胡上尉在大擔期間,一般觀察,士氣似已趨低落,渠等曾寫出若干問題及
困難:
一、究竟怎麼辦,還要守好久?
二、目前最大困苦為行動困難,工事日見破壞,人員日有傷亡,只有
捱打而無法還手。
三、水井遭受封鎖,對二擔通訊連絡困難,狀況不能詳悉。
四、炮兵火力制壓敵炮不如理想,時常中斷,任敵炮自由破壞工事。
以上狀況都是事實,但必須由幹部之精神力以克服這些困難。從下述
事實證明重要幹部尚有不夠堅強者,如連長見營長哭,而營長,以哭對之。
又對於與烈嶼(小金門)通話之副師長嘻嘻哈哈表示不滿,甚至要求上級
派船送彼等突擊大陸,寧願拼死而不願捱打守死等心理。餘派胡上尉赴大
擔之目的,在瞭解彼等確實處境,對於渠等因處境艱苦所表現之變態心理,
自願曲諒之。遂決定派胡上尉於今晚赴大金門,並攜去工事被毀狀況圖,
親向司令官報告當前大二擔狀況。
晚悉二擔今日傷亡十八員,狀況艱苦。
九月二十三日 星期一 晴 餘於奉讀司令官信後,深覺鼓舞大二擔
士氣之重要,特先召二十五團呂團長前來商討。據呂團長報告該團已發起
支援慰問大二擔運動,並且對於應回大二擔人員均急欲前往。呂團長判斷
該團第一營士氣,絕不致有問題,惟對鄒雅旭副營長,則認為是花花公子,
平時遇事即好叫,當然經不起是項考驗,當研究決定該團政治主任薛漢前
往大擔,該團四二炮連長林斌少校赴二擔與大二擔將士共同生活數日,轉
達全般狀況及上級決策之旨意。餘則分別寫信給志家及鄒雅旭。
於此餘深感在戰況艱苦時,如何鼓舞士氣,實為最高之指揮藝術。
晚間因風大薛少校等不克赴大擔,餘至為焦急。夜間又接鄒雅旭告急
電,竟謂“工事全毀,各排分別避難,戰力全無,全屬無謂犧牲,速救速
救”。但並未報傷亡,實際二擔自炮戰以來傷亡尚未及百分之十,鄒員之
告電,徒顯其貪生怕死魂不附體,此實原先之派任不當也,餘至為不悅。
屋漏偏遇連陰雨,更今郝將軍糟心的事是,終於發生了比貪生怕死還要嚴重的事件。
九月二十六日 星期五 晴 昨晚十二時後接三十六營高營長電話,
請速派反情報人員前往該營處理要案。當場蔣主任辦理。經查系該營中尉
觀測員鍾毓榮私藏敵方安全證,並託海軍管制組蔣中士代買籃球二隻,企
圖浮水叛逃,自承屬實。當批交軍法組從嚴從速法辦,至檢舉之蔣中士則
專案報請獎勵。一個軍官平時服務即無熱忱,戰時竟圖苟生,此種經不起
炮火考驗之敗類,除盡法以懲外,別無他途。
面對不斷降溫冷卻計程車氣,悉數換防,可能是維繫大、二擔軍心鬥志雖消極也是最積極的辦法了。
九月二十九日 星期一 晴 上午接見十五團第五連張麟書排長、江
志鳳班長及第九連於欽龍排長、甄玉才班長,他們預定是第一批換防北山
及二擔者,我看他們樂於受命的情形,心中至感安慰。我告訴他們換防的
意義,及今日固守大二擔的目的,在於誘起反攻復國的機運,並勉勵他們
成功成仁大義,如果死在大二擔,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
截至目前為止,金門之戰,始終不是循著軍事規律發展的戰爭,就純
軍事觀點說,這是一個奇怪的戰爭。我大二擔守軍五週來,承受近十萬發
炮彈之攻擊於不足一方公里之土地,論者或以大二擔為要塞目之,實際大
二擔之作戰,亦不能以要塞作戰之觀念視之……戰史上沒有隻有捱打而不
還手的要塞,充其量大二擔是在要塞環攻下的捱打、不還手的堅強陣地。
但是任何堅強的工事,哪能承受得起敵人自由自在的破壞呢?而我大二擔
將士終能以血肉之軀,與敵之猛烈炮火相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