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第3/4 頁)
佔據臺灣以來,形勢已經改變了。美帝國主義成了我們的共
同敵人。國民黨已經不是我們的主要敵人。我們和你們還是敵對的,但這
種敵對,較之民族矛盾,已經降到第二位。幾年前,周恩來總理即向你們
建議談和,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和談勝利妥洽成功,則我們兩黨又可以化
敵為友。我們建議:臺灣、澎湖、金門、馬祖全體軍民同胞團結起來,採
取堅定而又靈活的政策,減少你們內部的摩擦,一致對付民族敵人。你們
的一位軍事發言人說:停火七天太短,沒有碼頭,全靠手搬,供應不了許
多東西。這是實情。為此,我們決定,再停七十天,從本日算起。期滿如
有必要,可以考慮延長。你們怕我們大舉進攻。那麼,你們可以做一些事
情:多運糧,厚築牆。你們中間又有人說:停停打打,打打停停,這是共
產黨的又一條詭計。告訴你們:確是如此,但非詭計。談判未舉行,和平
未實現,貴我之間戰爭狀態依然存在,當然只好談談打打,打打停停。但
是這裡所說的談,不是華沙會議的談判,專指我們兩黨之間的談判,內政
問題,不容外國干涉,華沙未便談此。華沙談的,是一個美國人走路的問
題。美國人同我們講生意,想以金、馬換臺、澎,造出兩個中國來。他們
的夢多麼甜蜜啊!停火,停火,再一個停火!我們不知道美國官員們究有
多少常識。看起來似乎不很多吧。說他們代表美國自己談這個問題吧,中
美之間並未開戰,無火可停,他們不能代表自己。說他們代表你們吧,也
是冒充。你們的領導人反對華沙談判,並且譏笑停火。你們沒有委託美國
人當代表。假如委託了,我們也不同意。為什麼我們中國兩個政黨不去直
接談判,要委託一個外國做代表呢?這種談判,我們感到羞恥,因此不可
以談。華沙談的,只能是一箇中美關係問題,一萬年也是如此。臺灣的朋
友們,不可以尊美國為帝。請你們讀一讀魯仲連傳好吧。美國就像那個齊
瑉王。說到齊瑉王,風燭殘年,搖搖欲倒,他對魯衛小國還要那樣橫行霸
道。六朝人有言:韓亡子房奮,秦帝魯連恥。本自江海人,忠義感君子。
現在是向帝國主義造反的時候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長 彭德懷
餘以為,對文中所提若干人、事,如加以註釋,當有助理解。
孫立人,曾任臺灣國民黨軍陸軍總司令兼保安司令,“總統府”參軍長。孫早年在美國學習軍事,系非黃埔軍校出身而升任高位者之一,二戰中因遠征緬甸有功而享有“東方隆梅爾” 之譽。1955年8月,被蔣介石以“陰謀叛亂罪”撤職,後遭軟禁。臺灣盡人皆知,孫對蔣並無二心而被撤辦,“莫須有”罪名背後,反映了蔣對孫有美國背景的猜忌和不放心。
胡適, 1938年至1942年間曾任國民黨政府駐美國大使,1958年4月自美返臺就任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胡適支援的《自由中國》雜誌,曾因刊登胡適等人文章,受到國民黨報刊的猛烈抨擊。臺“國防部總政治部”的“特種指示”稱其“企圖不良,別有用心;假借民主自由的招牌,發出反對主義、反對政府、反對本黨的歪曲論調”。長期以來,臺灣內外有一種不登堂廟的說法:如若有一天,臺灣透過民選而產生一位文人“總統”,美國最為看好的就是胡適。
魯仲連, 戰國時齊國人。善謀劃,常周遊列國,排解糾紛。公元前258年,秦軍圍困趙國都城邯鄲,趙國派人向魏國求救,魏王畏懼秦國,遣使勸說趙王,欲尊秦王為帝,以求罷兵。魯仲連遊說趙、魏兩國,不尊秦王為帝。秦軍無奈,隨之“卻軍五十里”。
齊瑉王,戰國時齊國君,曾與秦昭王並稱東、西帝。攻打周圍小國。後各國聯合攻齊。 公元前284年,燕將樂毅攻破齊國都城臨淄,齊瑉王出走至莒,不久被楚將淖齒殺死,
“去年五月二十四日之役”,即指1957年“五·二四”事件。美國軍事法庭宣判無故槍殺國民黨軍少校軍官劉自然的美國士兵雷諾無罪,引起臺北數萬人舉行反美示威,憤怒市民搗毀了美駐臺“大使館”。
毛澤東此篇《再》文,原定10月13日停火一星期屆滿時發表的,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