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4/4 頁)
領導同志和各界代表來了上千人,向烈士表示敬意。因
為,這個小同志在戰鬥中表現很勇敢啊。
我的第四個問題:我注意到了,幾乎所有的武打片和警匪片都在迎合善有善果、惡有惡報的世俗審美心理。殺害杜風瑞的兇手最終沒有逃脫應得的懲罰,是否也是為了有一個符合因果報應邏輯的結局?
楊國華老人斬釘截鐵地回答:不是!
那天,地面參戰的是龍田高炮105師521團。空戰激烈進行時,各分隊
全部進入一等, 作好了攔阻射擊準備。7時23分左右,先後發現有兩架飛
機墜於海口附近(先敵機後我機),同時發現空中有一降落傘。相繼又從
雲中竄出一架飛機, 高度700米,並向著降落傘開炮。大部分的高炮連迅
速識別其為敵機F-86, 先後將其捕捉。戰後總結,在敵機航路上本可以
有8個炮連對其開火的,其中最有把握的位置是3連陣地,角度好,距離近,
但由於這個連怕誤射我機,指揮員稍一猶豫,戰機失去。因而僅有1、4連
對敵機開了火。1連在12000米距離捕捉到目標,9600米求出了射擊諸元,
7000米時發炮,共打了三個齊放,消耗85炮彈12發,肉眼都可觀察到,彈
跡偏差過大, 近彈都跑到1000餘米以外去了,打得不準。4連指揮員是副
連長楊章銘, 這個人頭腦清楚,指揮果斷,12000米距離捕捉到敵機後,
一直跟蹤到2600米,確實判明為敵機,而又無我機追擊,立刻下達了射擊
口令,一個長點射,打出去37炮彈61發,彈跡集中,效果良好,觀察到有
3-4發命中敵機中部。敵機立刻拉煙,煙中帶有紅光,機身呈現傾斜狀,
歪歪扭扭向海上逃竄。後透過偵察,獲悉敵有一架返航到外埔西面65公里
處迷失,臺灣派出一架SA-16前往搜尋救護。因此,我們判斷這一架已經
墜落,高炮為杜鳳瑞報了仇。58年,空、炮協同作戰,就屬這次最成功,
福空在521團召開了現場會, 總結推廣了楊章銘正確、果斷、機智、靈活
的指揮方法。
我的第五個問題:我方的基本研判是打掉了3架F-86。但在當天臺北的“國慶”晚宴上,卻有路靖等5名參戰飛行員公開亮相,對此應作怎樣解釋?
楊國華老人說:您真是一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之人。我想從另一角度提出問題,不知您是否深入思考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