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4/4 頁)
。”
“無他,只因你不知大御所。大御所終在自責,總覺自己德行不足,才使得政宗公這等英豪目下還未收起叛心。”
“哦?”
“他以德川為姓,一生都在以德律己,正因如此,才一手締造了當今太平。當年他和伊達聯姻,亦是出於讓兩家永世太平相處的苦心。然而,此翁婿關係反而助長了伊達大人二心。大御所且憂且責,重責兒子,斷絕姻親,只望政宗公能改變心思。因此,即便將軍大人要舉兵討伐,大御所必會斷然喝止。普天之下,何人識得大御所苦心?”
康公竟然覺得伊達政宗未放棄叛心,只在於自己德行不夠,還大為自責。彌兵衛定定盯著柳生宗矩,簡直無法相信,這個世上竟有這樣如神佛之人。
宗矩似看穿了彌兵衛的心思,道:“遠藤,我給你講講兵法吧。設若有二人,並非勢均力敵,一為高手,一為初學之人,各拿一把刀,砍向對方。”
“這樣怎能比試?”
“此種情形比比皆是。高手一眼就能看出對方乃是初出茅廬,但新手卻很難看出高手修為。”
“是。”
“因此,新手多以為,只要自己奮勇亡命,便能獲勝。高手卻是本無動手之心,只因人拼命挑釁,躲閃不過,只得殺將起來。你說,大坂兩戰不就是這等比試?”
“是。”
“唐人有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我等凡俗之人,多是如此。大御所目下自責,正是因為滅了一個原本不當滅者。因此,大御所的心思,亦非我等凡夫俗子可見其萬一。”
“大人的意思,是說大御所便是那高手,我家主公還似一介小兒?”
宗矩微微苦笑道:“我只是打這麼一個比方。仙台公乃雄傑之士。但從大御所的心境來說,他們一個站于山端,一個居於山谷。”
彌兵衛不由默然:是啊,目下伊達欲與幕府抗衡,無異蚍蜉撼樹。必須說服主公,只求平安無事,何苦自尋災禍?
正在這時,尾上嬤嬤過來招呼,說伊達夫人急等著見二人。
“告訴夫人,我們立時便去。”遠藤彌兵衛還沒下定決心。嬤嬤去後,他嘆了口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