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半是嫌咱家窮,但又礙著爹常去那喝茶買茶,不想失去這個顧客,就打哈哈不表態,所以這事別多想了,也別告訴爹。我跟你姐夫都在幫你物色呢。少不了給你找一房好媳婦的!”
說著話,茴香拍了拍左少陽的肩膀,這才轉身出門,跟母親說了一聲,就說家裡有點事還沒處理完,要先回去,便走了。
左少陽對老爹左貴道:“爹,今天都大年二十九了,這年邊的走村串寨的巡醫,人家會不會覺得不吉利啊?昨天看他們瞧我們的樣子,我覺得怪怪的,都不讓我們靠近家門,讓我們在門口坐著,生怕我們帶什麼病到他們家一樣。”
“嗯,要是這樣,那就翻年再去好了。那今天我們幹什麼?”左貴知道,若等在藥鋪裡,只怕還是沒幾個人上門來求醫的。
第36章 雷丸
想到這裡,左貴點頭道:“行吧,那……我們就去瓦市擺個藥攤好了。”
唐朝開商鋪在街兩邊都可以,但是沒有商鋪的擺攤,則都只能集中在固定的商品市場裡,在京城長安叫做東市和西市,在地方州縣叫瓦市。
聽爺倆說要去瓦市擺藥攤,梁氏忙從對面雜貨店借來一架推車,把一張桌子和三把椅子放在上面,左少陽把藥箱也放上去,推著推車,跟著左貴穿大街走小巷來到了瓦市。
大清早的瓦市還沒什麼人,爺倆找了個地,把桌椅放好,把那招牌綁在桌子腿上豎起來,迎風招展。兩人往椅子上一坐,等著病患上面求醫。
瓦市上的人漸漸多了起來,各種小攤也都開張了,城外鄉村購年貨的,逛集市的,也都來了。
剛才選地的時候,左少陽故意選了靠近柴火挑子的地方,看看能不能見到那面板黝黑的打柴姑娘。想起這姑娘,他就把懷裡那小松鼠掏出來瞧瞧,從口袋摸出顆松子果仁餵它。
賣柴火的人差不多都是從鄉下挑進城來的,早上出發,一般要中午才到,現在才是早晨,只有趕早的幾個柴火挑子擺在那,想搶個清早生意,但價錢相對要貴一些,也就沒什麼人買。左少陽注意看了,裡面並沒有那面板黝黑的姑娘。想必家裡的比較遠,挑柴進城得花些時間。
等了好半天,也沒病患來就醫。左少陽左顧右盼很是無聊,瞧見不遠處是批發藥材的攤位,便對左貴道:“爹,我去藥材那邊瞧瞧啊。有事就叫我。”
“嗯。”左貴籠著衣袖縮著脖子,心情有些沮喪。也沒問他去藥攤幹嘛。
合州府下轄六個縣,州府治所就是石鏡縣。城裡有整個合州府最大的藥材批發市場,就設在城裡的集貿市場瓦市裡。這批發市場規模還是比較大的,不僅合州六縣的藥材商和藥鋪醫館都到這來批發購買藥材,就連近左的州縣,也多有來買的,所以生意還是比較興隆的。
批發藥材市場擺攤的到還在其次,最主要的是幾家大的批發商行,就在瓦市入口處。
左少陽不是進藥材,所以沒去門口的藥材商行,而只到藥材批發攤位走走瞧瞧。一排過去有好些家,藥材種類還挺齊。他一個個仔細瞧過去,特別留心自家沒有的藥材,發現凡是自家沒有的,都是比較貴重的藥材。
把藥材攤子都看了一遍之後,他發現有些常用藥所有的攤子都沒有,比如“赤芍”、“沒藥”、“青皮”等等,細細回憶,這些藥材應該是宋朝以後才作為藥材使用的,所以藥材市場上沒有見到蹤影。
他將這些唐朝沒有出現的常用藥都用心記了下來,因為這些藥很多方劑都會用到,得想辦法找到這些藥材才行,否則唐朝以後的一些使用後世出現的新藥的經方就沒辦法用。那損失就大了。
他把這些藥材都記下來之後,這才回到了老爹左貴的攤位,還是一個顧客都沒有來。
又等了大半個多時辰,都快中午了,終於來了第一個顧客。
這顧客是斜對面一個賣菜的婦人的孩子,跟著母親挑了菜進城來賣,本來坐在斜對面的挺乖的也沒啥事,過不多久,就說肚子痛,上了一回茅廁回來,還是肚子痛,額頭冷汗直冒,那賣菜的農婦急了,忙託了旁邊的照看攤子,拉著孩子過來找左貴他們瞧病。
那農婦幫著說道:“沒吃什麼啊,早起到現在還沒吃飯呢,想著賣了菜,再買些過年的東西回去再吃午飯的。”
左貴瞧這孩子面黃肌瘦的,小肚子鼓鼓的,應該是蛔蟲症,又問道:“孩子是不是了吃藥打蟲?”
“是呀!昨天下午找村裡郎中瞧的,說有蟲子。開了藥丸,昨晚上給他吃了打蟲的藥。”
“哦,吃了什麼打蟲藥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