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2/4 頁)
於大渡河防線雖然部署了,究竟是否嚴密,自己也沒有把握。
想到這裡,他的腳步不由自主地在一棵玉蘭樹下停住了。
“快請參謀長來!”他回過頭招呼副官。
不大一會兒,參謀長進來了。這是一個個子不高,機智靈活,問一答十的年輕人。
“章參謀長,你認為大渡河防線有把握嗎?”
這位年輕人頗為自信地笑了一笑:“依卑職看,共軍要過大渡河,除非插上翅膀。”
“先別說這麼滿,你想想看,還有沒得漏洞。”“我看比較嚴密。”章參謀長說,“從富林到瀘定橋以西,我們擺了三個旅,也差不多了。現在二十一軍的王澤浚旅,已經從成都開過來,準備接防富林,我們的兵力就更寬餘了。”
劉文輝點點頭,問:“老蔣又來了電報沒有?”
“來了,還是那三條!”章參謀長不耐煩地說,隨手遞過一份電報。
劉文輝接過一看,果然電報上說,為了確保河防,必須重申下列各點:一、收繳南岸的渡河船隻以及一切可作渡河的材料;二、蒐集南岸民間糧食運送北岸,實行堅壁清野;三、清掃射界,如南岸居民房屋可資共軍利用掩護其接近河岸者,悉加焚燬。“
劉文輝把電報交還參謀長,說:“這些我們不是都執行了嗎?”
“他怕我們搞得不徹底嘛!”
“不過,這些確實馬虎不得。”劉文輝思慮著說,“尤其是船,南岸一隻也不能留!”
“這個,已經三番兩次做了搜查。”
“不能完全相信。”劉文輝搖搖頭說,“封鎖金沙江命令也很嚴,還是讓共產黨搞去了幾隻小船。”
“是的,還要搜查一下。”
劉文輝來回踱了幾步,又站定問:“楊森的部隊,到了啥子地方?”
“我的一個同學打來電話,說他們已經到了犍為。”參謀長說到這裡,露出白牙一笑,“楊森的勁頭很足,說這次大渡河會戰,他要當駱秉章呢!”
“你說啥子?他要當駱秉章?”
“是的,老蔣給了他一個電報,說希望他當今天的駱秉章,他的氣兒就高起來了。”
劉文輝沉吟半晌,從鼻子裡冷笑了一聲,說:“不見得吧,我看究竟誰當駱秉章恐怕不一定吧!”
說過,他又在院中走了幾趟,然後在玉蘭樹下站定腳步,盯著參謀長說:“你準備一下,咱們倆馬上到前線去。”
“今天就走嗎?”
“是的。”
他那張憔悴的黃臉上,似乎躍動著一點紅潤。
(四十二)
小小的彝漢雜居的越西城,帶著驚懼、惶感、喜悅和期待的神情,迎接著今天的早霞。
天亮以前,越西縣長就帶著他的黨政官員和劉文輝的兩個連跑了,金雨來率領著一個先頭連當即佔領了這座縣城。
城中心十字路口的牆壁上,貼上了一張醒目的佈告: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部佈告中國工農紅軍,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夷漢平民,都是弟兄骨肉。
可恨四川軍閥,壓迫夷人太毒;苛捐雜稅重重,又復妄加殺戮。
紅軍萬里長征,所向勢如破竹;今已來到川西,尊重夷人風俗。
紀律十分嚴明,不動一絲一粟;糧食公平買賣,價錢交付十足。
凡我夷人群眾,切莫懷疑畏縮;趕快團結起來,共把軍閥驅逐。
設立夷人政府,夷族管理夷族;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
希望努力宣傳,將此廣播西蜀。
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 朱 德佈告下的人越聚越多。窮苦的農民,小販,商店的學徒、夥計,青年學生,孩子,都亂紛紛地往前擠。他們一半是看佈告,一半是看人叢中的那個紅軍。文盲們主要是聽別人的一言半語,參照著紅軍和善的臉色,來作出自己的判斷。當然人叢中還是文盲多,他們一個勁兒地盯著金雨來看,看他的八角帽上的紅星,看他的草鞋,看他的臉,看他的槍,好象沒個夠似的,眼光裡充滿著親切、新奇,有時和金雨來的眼光相遇時就不好意思地笑了。金雨來今天也感到格外新鮮,因為人叢裡就站著不少彝族人。他們頭上象印度人似地纏著大團的布絛,披著用羊毛織成的搭到膝蓋的斗篷,下面赤著雙腳,他們眼光裡充滿著惶惑和好奇。
金雨來看見人來得很多,就給大家講解佈告。人們聚精會神地聽著,臉上不時露出笑容。正講解間,街上跑過一匹馬來,一個騎兵通訊員翻身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