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1/2 頁)
說撓判閆分省K�崆俊⒉磺�荒櫻�⒔嶠渙撕芏嘀頁系吶笥選4�1976年他再次失勢到當年9月毛澤東逝世這段時間,“四人幫”一直無法對他下毒手,就是因為他的朋友保護了他。
作為一位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取得的兩大成就是使中國走上了經濟迅速發展的道路;把中國引入了國際生活的主流。在經濟發展方面,他的主要貢獻是把經濟工作列為全黨工作的重點。並旦開啟了中國的大門。他得到了其他人的幫助,他順應了時代的潮流。經過二十年的革命,人們渴望安定與經濟發展。是他1978年12月在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使得黨中央有可能把周恩來提出的四個現代化列為“全黨工作的重點”;也是他的講話促使中央委員們當著華國鋒的面否決了“兩個凡是”,並決定放棄“以階級鬥爭為綱”,從而消除了經濟發展的障礙。
在方法上,鄧小平的貢獻不多。他是第一個提出“對外開放”政策的,對經濟特區的發展也給予了很大的關注,並且使經濟特區成為開放政策的最有力的證明。但具體的細節問題,他總是交予其他人去辦。這樣或許比較好。
鄧小平所提倡和推動的改革,雖然腳步還有些蹣跚,但所取得的成就卻是令人矚目的。從1980年到1992年的十三年間,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每年遞增8%,這一發展速度同亞洲“四小龍”相當,並遠遠超過了歐洲國家的發展速度(1992年,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撰文指出,中國比美國最近幾年的經濟發展速度快6。4%,如果這一速度保持不變,十一年以後,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將超過美國)。從1980年到1990年,中國的對外貿易額從三百八十億美元增加到一千一百五十億美元,中國從一個外貿活動很少的國家,進步到以外貿作為經濟發展的動力。與此同時,中國所吸引的外資超過了其他發展中國家。到1990年,外國資本已在中國興建或擴建了三萬多家企業,總投資超過了二十億美元(還有更多的資金已簽訂了引進合同)。誠然,在內地一些省份,人民的生活依然很貧困,但就是在這些地區,人民的生活條件也已有了改善。
經濟改革也帶來了一些問題。第一,是通貨膨脹。1988年到1990年,國家零售商品的物價指數也在上升,這與1989年的政治動亂不無關係。1992年國民經濟再度增長,創造了年增長10%的好成績,但是卻又出現了新的通貨膨脹。第二個問題涉及政府的財政收入。由於政府把許多產品的徵稅權下放到了省,因而使得各省的上繳國家的稅收在國家總收入中的比例從1979年的47%下降到1990年的16%,遠遠地低於美國和歐洲國家。第三個問題涉及國有企業。由於國有企業要負擔所有職工包括退休職工的各種福利,而且經常要按照很低的固定價格出售產品,因而,越來越多的國有企業出現了虧損。1990年,國有企業虧損高達二百億美元,相當於國民收入的5%。
問題是嚴重的。但是同中國經濟發展所取得的成就相比,同蘇聯和東歐大多數國家共產黨的領導結束之後所產生的動亂相比,這些問題就顯得微不足道了。那麼,中國共產黨經濟改革成功的秘密何在呢?有三點可以指出。第一,中國改革的起點是農業而不是工業和商業。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糧食和輕工業所需的原材料極大地豐富起來,從而為城市改革創造了條件。第二,在實施價格改革的過程中,避免發生大的社會動盪。具體的做法是對那些舊經濟體制的既得利益者和企業進行耐心的勸說,而不是強迫他們投身競爭更為激烈的經濟領域。消費者也沒有因通貨膨脹和生活水平下降而反對改革。中國的通貨膨脹率最高點是18。5O%(1988年),蘇聯1991年的通貨膨脹率是91%,而且以後更為嚴重。第三,置政治改革於經濟改革之後。這當然令很多人感到失望(因此造成了1989年那場可怕的悲劇)。但這也表明,國家仍然可以控制那些不贊成改革的人,諸如計劃經濟體制下負責制定計劃的人和享有各種福利和退休保障的大型企業的工人,改革使他們的利益受到了傷害。在沒有屬於自己的報紙、工會或政治組織的情況下,他們只能在黨內施加他們的壓力,但這些壓力將會被黨內相對的壓力化解。換言之,整個改革計劃不會因外在的政治活動而被迫停止,也不會因此而被迫修改可能對社會某一特殊團體非常不利的一些計劃,即使是那些最不受歡迎的改革計劃,也能繼續加以實施。
這並不是說鄧小平和他的同事們所採取的無產階級專政很仁慈。不是的。也不是說,鄧小平和中國共產黨其他的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