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3/4 頁)
了一批學有專長的可用之材。當初他們入關時只有區區八個人,如今卻帶著一支由中外人士組成、人數超過三十的隊伍,登上了開往山海關的火輪車。這些人中,除了有黃德貴帶來的一些保衛人員和商德全推薦的那些人外,還有與嚴復同為福建人的原北洋水師“康濟”管帶薩鎮冰、“靖遠”管帶葉祖珪、“威遠”管帶林穎啟三人,以及馮華那天拜會嚴復時,路上遇到的天津機器東局的工人孫恩吉和他的幾個同事。
雖然時間異常的緊迫,但求賢若可的馮華卻絲毫也不願意放棄任何一個對義勇軍有用的人材。在離津前夕,他按照上次打聽來的住址,再次找到了孫恩吉。
孫恩吉對鼓弄機器很痴迷,但並不孤陋寡聞,對報紙上刊載的關於中日戰事、《馬關條約》、甚至於李鴻章遇刺等事情,都知道得一清二楚。當那個前兩天才見過面,並給自己帶來許多新奇思路的年輕人報出自己的姓名時,孫恩吉先是一愣,然後好像自言自語、又像是提出問題似的說道:“馮華?先生怎麼跟大名鼎鼎的抗倭英雄馮將軍同名同姓啊!”
馮華微笑著表示自己就是那個馮華,他卻似信非信的再次問道:“真的?”
點點頭,馮華毫不猶豫地答道:“如假包換,當然是真的!”
孫恩吉顯然仍對這樣不甚合情理的事情心存疑惑:“不對吧?今天早上的《直報》還說,馮將軍昨天遭遇日本殺手行刺,身體受了輕傷。如今很多的津城百姓都嚷嚷著要去慰問馮將軍,他怎麼可能現在卻跑到我這麼一個默默無名的普通工人家中呢?”
馮華和陪同他前來的李九杲不由得都笑了起來,沒奈何只好再次解釋道:“昨天遇刺實有其事,但受了輕傷卻是我們故意宣揚出去的。那天之所以沒有向你表明身份,也是因為知道日本殺手要來行刺,需要保密行蹤的緣故。今天我們前來,是特意邀請你去旅大經濟特別區與我們共同創業的。”
馮華的這番解釋,以及話語神態中所表現出的真誠終於讓孫恩吉相信了。小夥子既興奮又感動,像馮華這樣的大英雄竟然會專誠來看望他這麼一個無名小卒,這可是做夢都沒有想到的。一時間,激動、崇拜、敬仰、友情和信任等各種不一樣的感情如火山噴發一般充滿了他的整個胸膛。也就是這短短的數十分鐘交談,馮華為日後義勇軍的機械工業招攬了一位傑出的技術人才。
太陽已經漸漸爬到了頭頂上方,馮華一行三十餘人經過兩個多時辰的奔波,終於從牛莊到達了耀州城。雖然被稱作“城”,但耀州城其實只不過是一個距離營口不到三十里的小鎮。可能是距離營口比較近的原因,小鎮的繁華熱鬧一點兒也不遜於周邊的許多縣城,讓人絲毫都看不出來戰爭曾經對它造成過很大的傷害。
雖然看到那些老外和工匠都已經露出疲態,但騎馬走在最前面的馮華卻並未放緩韁繩,尤自不停地催促著胯下的駿馬繼續前行。就要與已經離別兩個月的兄弟們見面了,馮華那一向平穩的心境,竟然也有些不可遏制的激動起來。
自從《馬關條約》正式簽訂,以及節制關內外防剿諸軍欽差大臣劉坤一被重新任命為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進京覆命後,聚集在牛莊、營口一帶監視海城之敵的數萬清軍,除宋慶所部轉駐到了山海關外,大都各歸本部,回到防地去了。由於此時遼東的防務幾乎全部交給了義勇軍,因此邢亮在爭得馮華的同意後,已將義勇軍總部從塔山鋪遷到了營口。
天空是如此的晴朗,湛藍湛藍的,連一絲雲彩都看不見。綠色的原野,在明晃晃的陽光照射下,愈發顯得廣袤深遠、寬曠寥廓。突然,從營口方向隱隱傳來了一陣奔雷般的轟鳴,越來越近,越來越大,讓所有人都不自覺地勒住了馬韁。大地在不停地顫抖,天地相交的大路盡頭很快就升騰起了一片萬馬奔騰帶來的煙塵,一隊異常驃悍驍勇的騎兵突破塵埃的迷濛出現在眾人的視野當中。
雖然這些跟隨馮華到遼東的人大都在中日戰爭中經歷過戰鬥的場面,也知道到了義勇軍的地界,應該不會再出現什麼意外,但如此蕩人心魄的壯觀場面還是讓他們心驚不已,一個個臉上都變了顏色。只是看到馮華仍然是一幅氣定神閒、無所畏懼的模樣,他們才稍稍感到有些心安。
鐵騎如激盪奔騰的洪流一般,排山倒海似的由天邊向眾人壓迫過來,只不過轉瞬間就已經馳到了距離他們不足百步遠的地方。忽然,一馬當先飛馳在最前面的那人將手一舉,數百人的騎兵隊伍嘩啦一下子分成了左右兩隊,並迅速在大道兩旁勒住了賓士的戰馬。隨著當先那人再一次高舉右手,這些看起來極為悍勇的騎士,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