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可是,我們讀歷史都知道,國與國、人與人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而一旦這份利益對某一方來說不再需要的時候,朋友關係也就隨之解除。
別沮喪,人情就是這麼冷漠!
隨著二者之間地位的變化,雙方所需要的東西也跟著發生了改變,矛盾也就逐漸顯露出來。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周平王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前743年;鄭國的第二代君主;英明神武的鄭武公升天了。其長子十四歲的寤生繼位,是為鄭莊公(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01年)。謀臣祭仲被任命為上大夫,輔弼幼主。
然而,當一國之君可不是過家家,弄不好是要掛掉的。
年輕的鄭莊公即位後危機也就隨之而來。他面臨的第一個威脅不是來自於別處,而是他的親生母親武姜。
武姜是申侯的女兒,姓姜,“武”是鄭武公的諡號,所以後人稱之為武姜。
鄭武公十年,成為武公的正妻。地位如同於後來的皇后、大老婆。只有正妻的孩子才有繼承君位的權利,稱為嫡子。
那武姜為什麼會威脅到自己親生兒子的政權呢?很簡單,不是什麼複雜的政治原因,只是她一時的好惡而已。
原來,武姜在生莊公的時候難產。
大家都知道,小孩出生時應該是腦袋先從媽媽肚子裡出來,難產卻是反著,腳先出來,這樣頭就會卡在肚子了出不來!小孩會窒息而死,大人則會因為大出血死掉。
這擱現在也是一挺危險的事兒,何況在醫療衛生條件非常落後的春秋時期呢?那時候難產的人一般都在劫難逃。
但似乎老天保佑這對母子,經過一番痛苦的掙扎,孩子還是生了出來,母子平安。
可這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較量還是讓武姜心存恐懼、難以釋懷。她認為這是一件很不吉利的事,孩子命硬克父母!對莊公的厭惡之情,從孩子的名字中就可以感覺到。寤生,倒著生出來的意思。有當媽的這麼給孩子起名字的嗎?可見武姜對於莊公的母子之情是打了折扣的。
而在三年之後,弟弟段的出生使得這種好惡之情就更加明顯。都是一個媽生的,怎麼作人的差距就這麼大呢?
首先,叔段是順著生出來的,沒讓他媽受太大的罪;
其二,人家也爭氣,不但人長的漂亮,而且人高馬大、武藝高強,給他媽掙了不少面子;
其三,叔段也很會來事兒,把他媽的馬屁拍得崗崗的。
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有這樣的兒子能不喜歡嗎?喜歡不是光嘴上說說,要想盡辦法為他爭取利益。所以,武姜總是在鄭武公面前吹風,要他將叔段立為太子(書雲:亟請之),但鄭武公都沒有答應(公弗許)。
如此一來,朝中的大臣見到武姜如此寵愛段,怕有一天武公禁不住老婆的耳邊風,真的改立太子,紛紛投靠到段的勢力之中。
政治投機者也就是這個檔次了。但是鄭武公不是、祭仲、子封等等不是。他們知道,鄭國需要的不是一個浮誇的翩翩公子,而是一位有勇有謀的政治家。在這一點上,寤生絕對強於叔段。
最終,武公沒有改變對寤生的信任,事實也證明他的眼光絕對一流。鄭莊公不但沒有辜負父親的希望,而且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他在位的這43年裡,鄭國的實力達到了頂峰!
話分兩頭。
眼見自己最喜愛的小兒子沒能成為鄭國的國君,武姜既失望又不甘心,漸漸的心態失衡,行為失控。。。
第十八節 玩的就是陰謀
武姜不請自來,開門見山的對莊公說:“你當上國君可不能忘了弟弟,他雖然年紀不大但太有才了。你琢磨琢磨,給你弟弟安排個封地,讓他為國出力,為你分憂“。
莊公聽了以後心裡有些震驚,因為他弟弟的年齡是在是太小了。事實上莊公即位的時候年齡也不大。這一點肯定和我們讀《鄭伯克段於鄢》時,對莊公的感覺對不上。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能有這麼多心眼,能吧自己的內心藏的那麼深?
不相信?咱們來分析一下。
莊公的老爸武公在公元前770年前後繼位。《史記》記載“武公十年,娶申侯女為夫人,曰武姜。”也就是說,公元前760年武公才結婚。過了三年,即公元前757年才有了莊公,又過了三年有了叔段。 隔三年一個,安排的還挺科學。
到公元前743年武公去世,莊公正好14歲,叔段11歲。在我們現代人的眼裡,這就是倆小屁孩。可在那個時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