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頁)
加接拉回主村時已達一百多橋。而且每橋燈上的燈籠有兩盞的也有三盞的,有圓形、方形、六角形的,有篾札的,也有木條雕的五花八門,更有趣的每兩盞燈籠之間都有一束處女花。這些都是黃花少女聰明才智的凝聚,是發自心底秘密的洩露,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一旦龍燈停下換燭,各家各戶護燈使者都前來送吃食換燈燭,修理燈具,村坊少男少女趁機紛紛爭睹花卉,凡有特色就要追根刨底,儘可能訪得花主芳名村姓,並對心靈手巧的程度作出評估,為燈後求婚鋪路。而小夥子們則以迎燈時堅強意志和力度來顯示青春活力,樹立口碑,博取芳心。谷江一帶最常見的社火活動是迎燈,且源遠流長,它有溝通感情,展示男女風采,促進人類繁衍的有效形式,這就是迎龍燈為主體的社火活動長盛不衰,人們喜聞樂見的本質原因……
小跟牢被“蓬蓬團,蓬蓬團”的催燈鑼驚醒了,幾次要竄出被窩,都被母親按住:“天沒亮呢,外面又黑又冷,你出去做甚?”“接姑姑去!”“昨夜姑娘在樹叢沿觀燈,沒數鬧個通宵,這麼早會回來麼?”“會的,五叔約我今早去接!”
“讓他去吧,強按牛頭也是枉然。”景聚開口了。玉林給他穿好衣裳送到門外,一陣寒氣襲來,打了個寒噤,兒子一陣風似的跑了,雪地裡留下一溜子腳印,她隨手扣上門,丈夫一把抱過去:“快進來,連嘴唇都凍紫了!”他把手伸到她的脅下,她癢得咯咯笑個不停:“我曉得你支走了兒子就沒懷好意!”“這可是你說的,那就別怪我了!”說著把她擺佈開了,經過一番折騰,兩人都已心意滿足……
催燈鑼再度響起,景聚推開玉林:“今天我還要背龍頭,還是早點起床吧!你把我惹火出來,自己倒想溜,沒門!”玉林抱住他健壯身軀就是不放:“你告訴我,景花同五叔究意怎麼一回事?”“那還不明顯,他們被活生生拆散能心廿麼?可大哥和母親死活不同意,我又有什麼辦法?連弟寄人籬下,我們再不憐他,他可無路可走了!”
“依我看,五叔相貌堂堂,人品出眾,肚裡文才不亞於四叔,將來一定成才,你們兄弟善待他才是!”
“可不,我常年在外,你得時刻帶著一眼,千萬別冷落了他;還有我那小妹子,情如烈火,弄得不好還會出亂子,全家只有你同她合得來,你也得擔待些!”
“你放心,我同情他們哩!”
天剛麻麻亮,景明又來叩窗,說:“這條老龍頭有一百七十斤,別人難以扛得動,這主肩非你莫屬。”景聚回道:“景連高大,身力不錯,讓他上吧!”“龍頭會商量過,景連心力雖好,但你老成持重,還是你上為好!”“其他的執事都排好了?”“靠抽籤的,把龍頭架的有丁奎、王大麻子;掌鋼叉的有郭槐、李林、放銃的杜柏、旗牌儀仗攤派到戶頭。”
景明見二哥再沒吭聲,知道答應了,就放心地到堂屋張羅燈事。
景連同小跟牢站在寺姑橋風頭,寒氣逼人,一輪紅日從楓樹塘水面躍出,朝霞滿天。但畢竟春氣已動,除了鱗次櫛比的屋頂還有厚厚積雪,農田和溝岸上的冰雪已開始銷融,露出的坨坨黑土,飄蕩著一縷縷乳霧,不久景花景芳和朱旺出現他們的視線,小跟牢奔過去,撲到景花懷裡:“你們這麼晚才回來,我和五叔好等哩!”
“可我們四更就出發了。”
一回到堂屋,朱旺首先拜見範氏:“阿嫂本來由堂兄親自陪送回來的,可他們迎燈到天亮,折騰得好不辛苦,伯母只得命我送來!”
“只要一路平安,誰送都一樣,你既然來了,就在這裡過個燈夜去!”範氏吩咐上茶,備點心招待。
十五是元宵節,也是陰陽街三天燈夜最熱鬧的一天,祠堂裡還要演大戲,各家都有眾多的客人。姜家首批客人就是厚大的範大元和範大奎的夫婦。自從九峰崖懸崖寺開光,景芳出事以後,兩家有六年沒有來往。範氏想:兄妹畢竟是骨肉情深,不能因兒女婚事不諧而影響親情,就捎信請來觀燈,而兩兄也因兒子不肖,家業凋零,有意前來敘敘親情,驅散煩悶。玉蓮見堂屋裡來客人較多,怕冷落了自己父母和叔嬸,就帶到東鋪居室敘話;景芳接受了廚事,拖住景連協助,忙上忙下地應付茶水膳食。
客人們來了一批又一批,多是父親在世時至交好友;其次是景明的結交;還有一位西門長丁,字通。身為衙役,一向與景聚友好,也來湊個熱鬧。景前、景聚、景明、景山也只好上桌陪酒,範氏待客人少時,接邀進兄嫂,只在內房陪話,別的一概不接待。可王婆來了,她名義上來看範氏的,但實際上來看小跟牢的。將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