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2 頁)
現實,怎麼區別這麼大呢?仔細一想,在網路上罵人,所謂“成本低、見效快,而且還不用負責任!”很多人在網上罵人,常常根本都沒看對方說了什麼,只是看個標題,就開罵了,毫無理性可言。而在公眾論壇,在週六上午,能夠犧牲週末休息時間,一大早起床趕車來聽講的聽眾,自然會花時間思考茅老所提出的問題,即便有不同的意見,那也是理性的批評,而非簡單的謾罵和人身攻擊。論壇的這種公共表達和公共交流本身,也會對參與者的理性提出要求:你要聽得進別人的意見,你也要考慮自己的發言是否有理有據,因為你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任。
在現場演講結束進入提問環節時,常常有提問者一拿到話筒就放不下來,甚至會爭奪那個話筒,把提問變成了自己的演講。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恰恰說明,這些普通人,他們有多麼強烈的公共表達的慾望,卻又缺乏公共表達的空間,因此,他們把論壇的提問變成了自己的演講。
市民們聽的,是這樣一些表面上與他們的生活不搭界的大問題,大敘事——《國富國窮——制度和中國的經濟改革》(茅於軾),《三十年改革開放的經驗總結》(朱學勤),《消費社會的精神頹廢與改革困境》(任劍濤),《回望1917——俄國十月革命90年》(金雁),《迴歸常識——關於現代化道路中的幾個誤區》(資中筠),《俄羅斯知識分子給人類的啟示》(王康)……但是,就是在這樣一道道的思想大餐中,在一次次聆聽、提問與辯駁中,市民的人文素養、公民意識在潛移默化地滋長。
廣州市民陸伯是南都時評的忠實讀者,也是公眾論壇的鐵桿粉絲,幾乎每期公眾論壇都能在固定的位置看到這位70多歲的老人家(可見他來得多早)。陸伯不僅來聽論壇,還經常送書送材料來報社,給我們這些編輯們,“這個材料非常重要,你們一定要看!”過段時間他還會打電話過來,“何編輯,上次送的書看完了嗎?有什麼心得交流一下?”
有這些聽眾和公民,我們這些公共論壇的操辦者始終誠惶誠恐,時刻提醒自己必須做得更好,因為他們就是公眾論壇繼續前行的方向與動力。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