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4/4 頁)
言以求千秋萬世不朽,要麼縱情聲色犬馬及時行樂,要麼求仙訪 道以圖長生不老。大概,弗洛伊德所說的“死亡本能”在咱們祖 先身上表現得特別突出。我們不妨把這叫做“向生而死”:它看重 現世,只顧今朝,哪管身後。這同蜉蝣營營苟苟的一生又有什麼 本質上的差別? 與此相反的態度是“向死而生”:既然死亡是不可超越的絕對 界限,那麼死後人的歸宿在哪裡?由此思索短暫的一生怎麼度過, 對死後有什麼影響?人生的一切根本問題,在這種思索之中都要 被一一檢視和審查。
這是基於對生命本質的認識和深刻反省。我們從《蜉蝣》中 讀到了這種反省,在庸庸碌碌的嘆息中聽到了空谷音似的反響。
候 人
——小官的價值和尊嚴
【原文】
彼候人兮①,
何戈與殳②。
彼其之子③,
三百赤芾④。
維鵜在梁(5),
不慌其翼。
彼其之子,
不稱其服(6)。
維鵜在梁,
不濡其咮(7)。
彼其之子,
不遂其媾(8)。
薈兮蔚兮(9),
南山朝齊(10)。
婉兮孌兮,
季女斯飢(11)。
【註釋】
①候人:在路上迎候賓客的小官。②何:同“荷”,扛。殳:古時的一種兵器。③彼其之子:他這個人,指前面提到的小官。 ④赤芾(fu):指大夫以上的官穿戴的冕服。⑤鵜(t i):鵜鶘,一種 水鳥。梁:魚梁。(6)不稱:不配。(7)咮(Zhou):鳥嘴。(8)遂; 如願。媾:寵,這裡指高官厚祿。(9)薈蔚:雲霧瀰漫的樣子。(10)朝 齊:早晨的雲。(11)季女:年輕的女子,少女。
【譯文】
迎賓送客那小官,
肩扛長戈和殳棍。
像他那樣小人物,
三百朝官不屑顧。
鵜鶘停在魚梁上,
水沒打溼它翅膀。
像他那樣小人物,
不配穿那好衣服。
鵜鶘停在魚梁上,
水沒打溼它的嘴。
像他那樣小人物,
不配高官與厚祿。
雲蒸霧罩濃又密,
南山早晨雲霧多。
美麗俊俏真可愛,
少女忍飢又捱餓。
【讀解】
迎候賓客的小官,連七品芝麻官都夠不上,在達官貴人眼中 自然毫無份量。在一個官本位的國度之中,官位成了人的價值大 小的外在標誌,似乎官越大,價值越高,越神奇。
小官首先是一個人,有自己作為人的價值和尊嚴,官位與此 並無必然聯絡。他有自己的活法,同樣也會贏得少女的愛情,甚 至在德行方面,也可能是達官貴人們無法比擬的。作者對位卑官 小的弱者寄予無限的同情,表明了對官僚制度輕視個人人格尊嚴 的不滿和嘲諷。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真實情況往往是高貴者愚蠢,卑賤者 聰明。在龐大的官僚機構中,是容不下有頭腦、有膽魂、有魅力、 有才能和忠厚誠實之輩的。因此,打破官本位的觀念的方法之一, 是把事情倒過來看,把目光放在小人物身上,關注和重視他們,讓 他們成為明星,而不是相反。
七 月
——農民生活的史詩
【原文】
七月流火①,
九月授衣②。
一之日觱發③,
二之日栗烈④。
無衣無褐⑤,
何以卒歲(6)?
三之日於在耜(7),
四之日舉趾(8)。
同我婦子,
饁彼南畝(9),
田畯至喜(10)。
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
春日載陽(11),
有鳴倉庚(12)。
女執懿筐(13),
遵彼微行(14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