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2/4 頁)
準備,這時,從懷裡掏出一個紅紙小包,遞給龍仔:“嗱,這是牧師和小姐賞給你的壓歲錢!”
倚闌一愣,對阿寬投以一個感激的微笑。林若翰當然也很滿意老僕的忠誠機智,朝龍仔說:“收下吧!”
“多謝老爺、小姐!”龍仔眉開眼笑地接了過去。
上次鄧伯雄到此,賓主之間曾經產生不快,現在誰也不再提起,這是最聰明的辦法。
“翰翁,”易君恕便藉著這一團和氣,說道,“伯雄新添貴子,派龍仔來接我去‘飲丁酒’……”
“噢,”林若翰點點頭,“中國人認為,人生大事莫過於三件:金榜題名、洞房花燭、喜生貴子,鄧先生新添了兒子,倒是應該祝賀!”
“先生,你真地要去錦田?”倚闌不安地望著易君恕,她所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易先生早就有離開翰園的意思,這不正好給他提供了一個時機嗎?只怕他一走,就不會再回來了!不,不能讓他走,要想辦法攔住他!“先生,那個地方不能去啊,錦田現在仍然屬於新安縣管轄,萬一……”
“是啊,我也在擔心!”林若翰皺起了眉頭。他對鄧伯雄本無好感,只不過礙於情面,當著龍仔的面說兩句應景的話而已,卻井不贊成錦田之行。此事關係到易君恕的安危,他不能看著自己不顧艱險解救出來的朋友再落入中國官府的手中!於是說,“現在,中國方面還沒有移交新租借地,他們到處張貼告示,捉拿‘康黨’,易先生到了那裡,萬一遇到官府盤查,非常危險啊!”
這個問題一提出來,皆大歡喜的氣氛隨之一變,錦田之行似乎又走不得了。
“不要緊的!”龍仔看見他們那緊張的神色,卻毫不在意地笑笑說,“錦日離縣城還有幾十里路呢,三年五年也不見縣衙的人來一次。大清國的官府做事,從來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告示貼在縣城南頭鎮,一陣風就過去了,去年的事如今再也沒人提起。現在他們把那片土地也舍了,更是不管不問。這條路我來來回回多少次,也沒有遇見過一個當兵的,易先生儘管放心跟我走好了,這一路過去,到處都是鄧家的土地、鄧家的人,還怕什麼?再說,我這裡還有防備呢!”
說著,龍仔掀起衣襟,露出插在腰間的一把帶皮鞘的匕首。
易君恕沒想到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竟有這般氣概,而且聽他講了新安境內的那些情形,便說:“翰翁,倚闌小姐,看來路上也不會出什麼事,你們放心好了!”
林若翰聽龍仔說的倒也可信,見易君恕執意要去,也就不再阻攔,說:“好吧,先生一路小心,在那裡也不要耽擱太久……”
倚闌聽父親已經答應,知道再攔也攔不住了,盾頭微蹙,望著易君恕,說:“先生可要早些回來啊!”
“是啊,”林若翰接著女兒的話說,“倚闌的功課近來頗有長進,只怕先生不在,要荒疏了。”
“哦……”易君恕一時不知該怎樣回答才好。他滯留在這座被英國割佔的海島已經四個月之久,而且幽居於半山歐人區,心情早已鬱悶難耐,此番前往錦田投奔鄧伯雄,正可舒一舒悶氣,如果那裡安全無虞,本來並不急於返回,可是,林若翰父女兩人如此幹叮嚀、萬囑咐,殷切地盼著他早日回來,又讓他心裡一陣感動,便說:“我到那裡小住幾日,不會耽擱太久。在此期間,小姐可以多讀些書,有不明白的地方,等我回來之後,再為你講解。”
倚闌點點頭,得到先生的這番許諾,她才稍稍放心了。
易君恕忽然想起一件事來,又說:“倚闌小姐,我倒有一事要拜託你……”
“先生,什麼事?”倚闌問。
“數月來,我一直在等家裡來信,我不在期間,如果阿寬那裡有我的信送來,煩請小姐替我妥為保管。”易君恕說,把這件最要緊的事情鄭重地託付給了她。
“噢,先生放心好了,”倚闌答應道,“這是我應該做的。”
交代完畢,易君恕就上樓去換衣服,準備上路。
“先生!”倚闌突然又叫住了他。
“小姐還有什麼事?”易君恕在樓梯上回過頭來。
“哦,沒有了,”倚闌悵然道,“既然先生執意要去,就去吧!你走了,翰園會很寂寞的……”
易君恕垂下眼瞼,沉默不語。他聽得出,倚闌所說的“翰園”,其實指的是她自己。
林若翰看了女兒一眼,覺得倚閱這樣反反覆覆,似乎有些過分了,便說:“哎,易先生也難得出去散散心,你就不要再說這些了,家裡不是還有我和阿寬、阿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