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頁)
六十九、喜結良緣
當心慌意亂、神不守舍的宋母拉開院門一看,不由得“哦”了一聲,在她面前站著的竟是衛二姐。
衛二姐心急火燎沒等宋母說話,就徑直向屋裡奔去,兩腿生風,使得在她後面緊跟的小腳宋母險些沒有摔倒。
原來自從那天師兄梁四吞吞吐吐說罷那一番話後,衛二姐把自己關在屋裡整整兩天沒有出門,她思前想後把自己懂事以來的經歷以及近兩年的風風雨雨在頭腦中過了遍篩子,最後當她開啟屋門的那一刻,要與宋富貴生活一輩子的想法不但沒有減退,反而更加堅定了。
主意打定了,她就想多見見自己的心上人,可一天連跑幾次都沒有看見富貴,喚弟弟順生去蹲,也是搖頭而歸,直到黃昏才從那批饞涎欲滴的老主顧們口中打聽到,宋富貴好像昨天下午就有些精神不振,昏頭昏腦,還有人看見他挑著空擔子回去的時候搖搖晃晃。
這一宿可把衛二姐急壞了,按照她的脾氣秉性,當時就恨不得跑到宋家去看個明白,但被梁四以天色已晚,明天再去不妨的委婉勸說給止住了。她當時也想,萬一宋富貴沒有什麼大病,自己這麼風風火火闖了去,不知那位未來的婆婆會不會又橫挑鼻子豎挑眼?!
這一宿她幾乎未閤眼,天剛矇矇亮,她就再也呆不住了,匆匆洗漱完畢,不等梁四和順生他們起床,衛二姐就徑直奔向了宋富貴的家中。
這一來,來得正好,當衛二姐跑進屋一見宋富貴昏昏沉沉的那副模樣,無名火直往上撞,她也顧不得與身後又是抹淚又是嘮叨的宋母打招呼,只硬邦邦地說了句:“我去請先生!”扭頭又出了門。
一連十幾天衛二姐幾乎沒有離開宋家,燒飯、熬藥,服侍裡外,手腳不停,也許是心病還需心藥治,看著自己的心上人每天都在身邊陪伴,宋富貴的病很快好了。
事到如今,宋母還能說什麼呢?眼看著人家衛二姐這麼一心撲在自己兒子的身上,而且裡裡外外一直都是人家張羅著,這時,她的頭腦裡突然湧出了這樣一個想法:咦,也許這個家缺少的正是像衛二姐一樣的能幹的女人。
沒有吹吹打打,沒有大宴親朋,宋富貴與衛二姐的婚事選了個良辰吉日就匆匆辦了。
洞房之夜,二人一直到天已矇矇亮時還在熱熱乎乎地聊著,他們談了自己的過去,談了相互的仰慕,而談的最多的還是對今後的打算。宋富貴覺得目前的狀況挺好,夠吃夠喝,安安穩穩。可衛二姐不同意,她的想法很高,她主張開一間鋪子,把包子幹起來,就憑這堪稱一絕的侯家後包子,說不定還會打響天津衛呢。
事也湊巧,在離宋家不遠就有一條臨街的小鋪要倒手。開這家雜貨鋪的是老兩口,年歲已大,取貨送貨有了些不方便,積攢了倆錢,想回滄州老家過個安穩的日子。這樣一來,雙方一拍即合,價錢很快談好,老倆口十日內騰出了房子,衛二姐請人收拾了一下,沒過幾天,狗不理包子鋪就開張納客了。
這一天新老主顧都來了,大家熱熱鬧鬧坐在一起有說有笑,一邊品嚐著包子一邊替他們規劃著未來,這時順生突然跑了進來,拉了拉衛二姐衣襟:“姐,那個丟帽子的胖子又來啦!”
七十、武振國又來侯家後
“他來幹什麼?”順生的這一資訊猶如往平靜的湖水扔了一塊石頭,頓時引起了一陣恐慌和猜測。眾人議論紛紛,宋富貴更嘀咕:“俗話說,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隔了這麼些天,他又重回侯家後,難道……”
嘀咕了半天,武振國卻連面也沒露,原來武振國此時來侯家後,奔的是秦府大院。
院中秦治邦、徐老五、張巡長早已等候在那裡,一見武振國到了,眾星捧月般地將他讓進了大廳。大廳內擺著一張八仙桌子,上面的酒席已經擺好,只等武振國一到立即開宴。而武振國卻連瞅也未瞅,極不耐煩地揮了揮手:“你們又有什麼急事?今晚我可是當班,袁大人的軍令你們又不是不知道,晚到一分鐘重打四十軍棍。到底有什麼事,你們就快說,喂,我說你們聽見了沒有?”
大概聽慣了武振國這樣的詐詐唬唬,秦治邦沒有在意,只是陪著笑臉說道:“已經到了飯口,咱們邊吃邊聊吧。”說著衝管家一使眼色,管家趕快招呼起來:“開飯,開飯!”
最近這些日子,秦治邦與武振國打得火熱,秦治邦為了打聽出老佛爺什麼時候到天津衛,一個勁兒地拉攏武振國,而武振國呢也樂不得有人捧著他,供著他得吃得喝,連捎帶拿。這不,吃過飯後,秦治邦陪武振國來到書房,又取出兩套古玩遞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