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2/4 頁)
皇帝緩緩地說。
這是得知安祿山叛變訊息的第一天的情況,這一天中,在驪山華清宮的皇帝,收到由七處發來的急報,共十一封。
驪山,在浮動式的雜亂中過了這一天。
夜,北風呼呼,即使是溫泉區,除了室內,外面也很冷,但是,今夜的衛士卻加多了。高力士偕同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親自出來巡查了一次,再回入——高力士又派了三個人出去察看。
在夜色茫茫之中,雲開,月亮出來了。雖然是十六,從地面向上看,月亮依然是圓的。高力士在華清宮內苑門外階前看著月亮出神,此時,大唐的宰相自裡面出來。高力士知道,楊國忠於晚飯之後,到上清殿的側殿中辦事。
他們彼此招呼了一下,楊國忠繼續向外走,但走出幾步,又迴轉來,兩名內侍和兩名隨從則站在原地等他。
“高翁曾在軍中,看情形,我們在河北岸守點的希望如何?”
“我這個大將軍對正式打仗是不在行的,前方的情形如何,我們所知太少了,要再看幾天才能判斷,第一,希望太原守軍能認真打一仗,此外,寄望河東兵自側面進擊!”
“說客的作用——以我去職為辭,是否會有效?”
“楊公,這不能寄望,明目張膽地造反了,豈是說客能說得下的?安祿山宣稱討楊,只是藉口,兵已出,決無自休之理,我只指望我們派去的說客能發生另外的作用,如果拉過老崔的一支兵,安祿山的聲勢就會削弱。”高力士舉頭看月,“丞相,我想,我們大約有一個月的時間,一切都要在一個月內佈置妥當——封常清幾時可到?”
“應該在前兩三天到的,我發出密召,已有十八日,想不到變起倉促,可能,此人啟程遲誤。”楊國忠說著,一拱手又走了。
高力士依然在出神。
在內寢,皇帝睡不著,和楊貴妃閒談軍事地理,有一幅臨時繪製的河北地圖,用屏架支援,立在長几的左側,皇帝在說話中,時時指點地勢。
楊貴妃是完全不知兵的,她只是傾聽,到後來,她有著倦意,但在朦朧中,依舊哦哦地漫應。
於是,大唐皇帝苦笑著,命她先上床,意兒和阿芳兩名侍女服侍貴妃上床。皇帝獨自對地圖出了一回神,覺得室內太暖,他出去——在內寢的廊下,皇帝看到月光滿地,也舉頭望月,喃喃地說:“這回,居然沒有天象報警,今夜月,一片澄澈,不象有兵災的徵兆啊!”於是,他回憶到自己發動玄武門兵變之夜,曾看到不少流星,後來,史官的紀錄謂:“天星散落如雪”,那是誇張,他為之苦笑了。
次日,十一月十七日,皇帝在花清宮的正殿舉行大朝——在平時,避寒山居,雖有朝會,但不用大朝的儀仗。
宰相楊國忠把昨天在緊急朝會上的報告重複了一遍,加上今日一早得到的訊息,然後,把可以公開的措施宣告了。隨著,又由次席宰相韋見素奏告已經進行的一些事,包括畢思琛和程千里昨天啟程,通宵行進在內。
今早的訊息,已有了安祿山叛部的大致人事:隨安祿山出兵的主要人物,以嚴莊、高尚、孫孝哲、高邈為軍中主謀,領兵將領已知的有阿史那承慶、安忠志、崔乾祐、田承嗣、張孝忠、蔡希德、李歸仁、張通儒、史思明等人,胡漢相雜。
同時,安祿山起兵的口號:“申討楊國忠,清君側”也公開了。楊國忠奏請運用此一口號,下詔責安祿山,令其回兵,許以不咎既往,這是官式,也用以掩飾已派了宦官出發的事。
在這些報告之後,朝中議論紛起了。
李隆基用心地傾聽,但他很失望,因為沒有切中的建言。
就在大朝進行中,安西節度使封常清趕到了。
封常清是西北軍中少見的漢人名將,為高仙芝的舊部。高仙芝是高麗人,但已完全漢化了的,他內調先擢為右羽林軍大將軍,再轉金吾大將軍。楊國忠常與之商量安祿山的問題,高仙芝推薦封常清,楊國忠便密召他入都城。封常清昨夜到長安城外,和楊國忠的人聯絡,便直赴華清宮。
身材矮小,一足微跛的名將封常清,沒有將軍的威風,但他有戰功,又能治軍。因此,人們並不因外形而看輕他。他上殿,立刻對安祿山的叛變事件發言。
封常清已得到楊國忠的指示,他當殿請纓殺敵,簡單明快地指陳形勢,自請到洛陽開府庫募兵,可以很快地擊破安祿山的部隊,他指出:天下昇平長久,人民雖怕兵,但也同樣厭亂,因此,安祿山聲勢雖大,但人心不附,要擊破他並不困難。
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