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第1/4 頁)
只是放得很矛盾。太子的數次怪異,在官員心目中地位越是高了,這個是很重要的。不要說別人,就說自己,是怎麼想這件事的。儘管對鬼神自己不是太膜拜,可畢竟相信一些。太子是說了,《齊民要術》的功勞,皇莊農夫的功勞,可當真如此。之所以高產,與太子不無關係。這也是一種“天兆”。
雖然處境很艱難,不過自己更有信心協助太子。
自己有這想法,魏元忠同樣有如此想法。是不是其他官員會也有這樣的想法?
前途茫茫,可他的眼睛已經看到了,將來的某一天,李治只能乖乖地做太上皇了……
當然,也不能bī得太急。皇上不說,還有皇后,依然很難的。
將話題一轉,說道:“殿下,你賜的那個宮nv,臣不能要,為了兩個義nv,臣都不能要。”
這事兒欠缺了,不過做也做下了,李威呵呵一樂,道:“狄蕙狄好,孤開解過了。問題不大緊。這次賜你們宮nv,孤做得有些欠缺。當時是聽聞姚元崇去青樓吃了一些酒,雖沒有做出進一步逾越的事。可畢竟是身強力壯之時,而東宮這一次父皇賞賜的大批官ji,除了供人娛樂外,又無實用。放在東宮委屈了一些。於是將她們賜了幾個出來,一是有了nv子在身邊陪伴,他們可安份一些,免得走入岐途。二也是為了這些nv子著想。至少比關在東宮命運會好。為了以示公正,於是一人賜了一名。其實這樣做,也是有據可依的。”
但看著狄仁傑吃緊的樣子,卻是很好笑,難得能看到狄仁傑這樣的表情,呷了一口茶又說道:“魯國有法,魯國有人淪為諸候之僕者,能贖之,取金於府。子貢贖了許多魯人出來,卻不授其金。孔子聽聞了道,做錯了,從今天以後再沒有魯人替國家將這些百姓贖回來了。孔子的另一個學生救了一個溺水者,被救者送給子路一頭牛以示感謝。子路收下來了,孔子卻誇獎道,做得好啊,從今以後,必然會有更多的魯人去救落水者。狄公,你們悉心協助於孤,可是你們。別人未必會是如此。即使心存回報,嘴中未必好意思說。如果一個個不賞不賜,子貢之故啊。”
狄仁傑居然無法可辨,他前來的另一件事,正是與此相關。
李威又說道:“不過狄卿如不喜,孤將她們賜於你們,你們可以將她們賞於別人。”
當然,這樣的結果,李威也不大情願,可現在的xiǎo妾地位很低,可以買賣,可以轉讓,甚至可以討好人,讓客人狎玩,都不以為醜。這才是李威痛恨的地方,有錢有勢了,可以擁有數名nv子。雖然後世說什麼一夫一妻,可二nǎi三nǎi的啥,別提了。但如此做,卻是很不人道的。
狄仁傑只是苦笑,說道:“殿下,談何容易。殿下所賜,臣等敢將她們隨便轉賜於他人?其他人聽了怎麼想?甚至兩位聖人聽了又會怎麼想?”
“孤倒沒有想到此節。”
“這不要緊,臣前來,還有一件事,要與殿下商議一下。”
“請說。”
“是關於周興的。”
“孤聽說了,此案中他立下很大的功,不過他刑訊的手段,頗讓人不恥。”
“臣也想過,甚至讓他前去西京,就預料到了這種結果。正是取此意,非不快,許敬宗之案不能真相大白。雖然刑訊酷烈了一些,可也有功勞的。沒有想到朝廷節制,對臣不賞罷了,居然對他不賞。”
李威亦是苦笑。
“但這個人是xiǎo人。此次不賞,卻讓人知道了這個人某些時候的作用。興致勃勃地協助殿下,可最後居然沒有半份功勞。君子坦dàngdàng,自無所失。可是此人心中必然不平。因此憤恨殿下,反而再復為他人所用,不是很美。”
“孤又疏忽了。你稍等,孤讓人取五百緡錢賞賜於他,以示感謝。”
“足矣。”五百緡錢對於低層官員,可是一筆不菲的獎賞,普通的一名俏nv婢,也不過售價二十緡。甚至能在洛陽買下一棟普通的三進三出別院。象狄仁傑那個家,也不過huā了兩百緡錢不到。
狄仁傑還想說一句。這些人品行不好,可非常人能做非常事,如果太子能接見一下,再給一些獎勵的話,加上這些賞賜,有可能用起來,會十分方便,更能做一些平時不大好出面的事。可話到了嘴邊,再次遲疑起來。顧慮太重了……
………………………………
高梁豐收的事傳得卻是很快。
產量過於妖異,因此勾起了百姓的好奇心。每有長安客來,都有許多人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