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第3/4 頁)
神又是另外一個盲點。現在兩個都有了難怪狄仁傑說要掰倒許敬宗,儘管看起來是自不量力,不得不為耳
也不想爭辨了,說道:“父皇,你想要怎麼樣就怎麼樣吧,大不了以後你再建一座歸來望思臺,在思子*中,慢慢想這些小人如何一步步挑撥父皇走到那一步的。”
說完連禮都沒有施一個,就離開了。不過在臨離去前,在明崇儼的肩膀上拍了一下說道:“但就是劉據,擊殺江充還足足有餘的,雖然許敬宗給了你人,給了你錢,不要做得太過份。魚死網破的事,不會只有劉據一個才能做得出來。”
………………………………
沒有回東宮,去了大理寺。不知道事情有多嚴重,但知道事情會很嚴重。古人很聰明的,看到這些人勾心鬥角,yīn謀陽謀,李威心驚膽戰,可是鬼神卻是最大的盲點。
翻翻史書,因為巫蠱之事,牽連了多少人?害人一害一個準,明崇儼不是巫蠱,xìng質也差不多。
狄仁傑聽完,許久不語。許敬宗不會那麼好對付的,早就知道了,可沒有想到如此難纏。忽然說道:“楊家小娘子來到東都了。”
“什麼時候來的?”李威驚訝地問。
他是寫了信過去,當然沒有請楊敏母親過來,有些事不大好說,請楊敏過來,還能打一打悲情牌,還有楊家有一些族人在朝中為官,這些人的夫人也可以替楊敏說說情。唯獨楊敏母親不能過來,自己都知道她勢利了,母親不知?有可能母親心中,對楊母的痛恨,遠遠超過了對楊敏的痛恨。
不過信才送出去三四天,算算日期,勉強到達長安,或許也到達楊家。就是接到了信,普通人因為種種原因,無可奈何了,不遇到劫匪更好,遇到了交出錢物消災。但在這關健的檔口,楊家是不敢出現任何差池的,所以要派出人手保護,又不能拋頭lù面,行程會很慢,有可能二十天後才能到東都。但為何這麼快?
狄仁傑給了他答案:“訊息傳到長安了。”
頓了頓,又說道:“下面是臣的一些猜測,當不得真,殿下可以參考一下。”
“狄卿,請說。”
“吏部shì郎楊思玄你可知道?”
“知道,他是楊思儉的族兄。”
“其實楊士雄這一脈,還有許多人在朝中為官,有的在擔任地方刺史,有的在朝堂上擔任各種官職,其中最顯赫的就是楊shì郎。觀王楊士雄死後,子孫遭遇各不相同,又值隋唐更替。但最慘的卻是楊綝,他死的時候,楊思儉在家中是長子,拉扯著幾位弟妹很不容易,為此,結婚都很晚。這一切,族中幾個兄弟全部看在眼裡,頗有同情之心。楊家小娘子定為太子妃後,皇上又下旨,陸續地升遷了觀王這一脈一些後人的官職。所以這一次楊夫人攜女來到東都,這些族兄弟不可謂不盡力。可是他們的呈奏如石沉大海,皇后召見都不肯。”
李威聽了有些寒冷,雖然榮國夫人出自楊達一脈,可楊達與楊雄也是親兄弟,其實自從武則天為皇后以來,楊士雄、楊達、楊士貴這一脈後人都開始陸續升遷。原來計劃,他與狄仁傑也想過,讓楊敏找這些外戚相助。可現在呢?
這讓他感到父母森然的殺機。
狄仁傑又說道:“但關係到皇后孃家的顏面,書上不報,也沒有怪罪。正好殿下所說的事。使臣想起了許多事。雖然殿下竹紙為陛下爭來了大義,可是這些年災年不斷,民情還是有些jī怨。再說,殿下現在風頭一時無兩,竹紙真追究起來,其實又是殿下一個人的功勞。如果明崇儼利用巫術,將這個妖祟的物件指向楊家小娘子呢?”
“她只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姑娘,與妖祟有何干系?”
“妲己等人還不是從一個小懂事的小姑娘開始成長的?再說了,楊家小娘子絕sè,就有了某些做妖祟的潛質。雖然災年是自封禪後陸續開始的,何嘗不是自太子與太子妃聯姻後開始的?這樣一來,災年不是皇上失德,也不是皇后前去封禪。而是太子訂下了這門親事,上天開始顯示危機了,所以才連處降下災難示警而且順帶著彈壓一下,殿下日漲的名聲。”
“這怎麼會?”
“怎麼不會?如果再用一些法術,有幾個不相信?許少師高妙啊,這一步棋不但使殿下失了分寸,與陛下皇后必然產生衝突,還替陛下,特別是皇后將禍水東引。就是殿下提醒,許少師指使明崇儼做下的,陛下又如何?皇后又能如何?他不是對付殿下,只是一個必然休掉的大臣之女。”
“再說,這一次殿下與明崇儼翻開臉面,明崇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