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3/4 頁)
鬍鬚,頷然點首。也不錯嘛,至少現在自己比一些小吏有眼光。
“狄寺丞在大理寺漸漸樹立威名,又因為是殿下親信幕僚,更得一些小吏巴結。還有,進奏中,有許多大臣對許少師不滿,他又老又病,又不在兩位聖上身邊,讓人以為許少師要倒臺了,所以進奏得越發狠了。”
其實不是這樣的,越是這時候,母親越需要許敬宗了,如果不是年老病拖累了,很有可能放他出來咬人了。但有可能詢問的懿旨已經到了長安。這才是李威擔心的。
問道:“可這些與對付許敬宗有何關係?”
“如果不是這樣,大理寺的小吏們怎能幫助狄寺丞對付許少師?”
還是不大明白,想掰倒許敬宗是不容易的。多少大臣試過了,可成功沒有?相反,沒有成功,最後全部倒下了。
“殿下,終南山刺殺殿下的幕後者是誰?”
“不是賀蘭敏之嗎?”
“錯,不是賀蘭敏之,而是許少師。”
“怎麼可能?”
“正是因為大家認為不可能,所以許少師才敢做出此等悖逆之事,”魏元忠看著李威驚訝的表情,同樣苦笑,剛剛聽狄仁傑說出這個真相時,他的表情不比太子好到哪兒。
PS:算是斷更了,沒有承諾,也不會騙大家,有可能更得猛了一些,加上盜、貼對訂閱的影響,卡文了,從昨天上午卡起,一直卡到下午,趴在電腦上,頭就象炸開似的。勉強理清了一些頭緒,更一章,晚上繼續冥想,將後面的情節理順一些。
第一百二十八章 終南真相 武后相譏
第一百二十八章終南真相武后相譏
“為什麼他要這麼做?”
“有可能他得到了賀蘭敏之要綁架楊家小娘子的事,於是有意將這趟水弄hún掉。成一勞永逸,敗也沒有人會懷疑他。不過狄寺丞看過案宗後,還是找出幾個疑點。”
“什麼疑點?”
“這個殿下暫先不要問,總之,看事不能看表面,外面的人看殿下風光,其實很是艱難,但未必是這樣的。這一段時間,正是調查許少師的最佳時間,”出於對朝廷禮儀的尊重,有時候魏元忠繼續稱呼少師,然而太憤恨了,有時也在直呼其名。但沒有人計較了,魏元忠又說道:“因為外面的謠傳很多,即使陛下對殿下有什麼處執,這幾個月卻是不能動的。正好幾個月下來,許敬宗一案真相大白,知道了真相,陛下也會解消心頭之氣。這反而是一件好事。”
李威不由地揉了揉腦袋。
這繞過來繞過去,讓他頭都大了三分。終南案行刺案又變成了許敬宗指使的,更大了六分。
魏元忠同樣是苦笑,太子終是一個仁太子,雖然有時候真xìng子發作,也會發那麼一回兩回飆,心機還是略淺了一些。作為太子,不但要防備小人,還要防備不同的政敵,現在沛王略小了一點,長大後,沛王資質也不錯,如果有心,同樣會有大臣相助這些大臣未必全是小人。當然,最主要的是與陛下與皇后的相處。其實這本身就是一種磨練過程,必須的磨練過程
否則作為帝王,馭不了臣子,同樣不大好。
別以為作為帝王,為所yù為,那麼不是暴君,就是獨君。對國家都沒有好處。如果軟弱了,又很可怕的。所以作為一個帝王,首先必須學會用人,還得駕馭好人才,又要學會抓權與放權。該抓的權必須抓在手中,該放的權必須放下去。沒有一人治天下的,那樣要那麼多大臣做什麼?所以要放一些權利,可一味放權,全是良臣倒也罷了,遇到一兩個小人,得了逞,又是亡國之兆。
實際上殿下,這幾年遭遇一些磨難,未必不是好事。
但有兩條,第一皇太子很是智慧,聰明是一切的前提,有了這一點,其他的可以慢慢學習。第二皇太子仁愛,關心百姓,無論將臣子駕馭得多好,是一個暴戾之君主,國家更是堪憂。
太子這兩條倒佔了十成十。因此,不急,慢慢來,先將眼下的事處理好了。
又說道:“殿下,朝野內外,輿論紛紛,這時候,殿下不可再出去了,並且有一條要切記,除了少數大臣是真心對待殿下外,還有一些大臣,只是藉此事,表達對皇后不滿,還有是分去陛下權利。”
“分父皇的權利?”
“正是,上到宰相,下到群臣,想要做實事,必須減少掣肘,存在這兩種心思的大臣未必是jiān宵之徒。除非象閻相公,是不為而治為宗旨的臣子……”但對閻立本,狄仁傑很感謝,魏元忠對他的不為卻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