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3/4 頁)
說,唱胡歌在這個時代反對的人不多。只要別象李承乾那樣,將東宮當作了塞外的蒼穹就行。至少不象商人這個詞語刺眼。但作為一些頂尖家族來說,還是刻意保留著中原的禮教與文化。因此,聽到狄好在唱他聽不懂的歌曲,狄仁傑怒了。
“狄卿,別用生氣,是孤讓他們唱的。昨天許敬宗又出手了,孤有些鬱悶,所以過來讓她們給孤唱兩支曲子。”
“殿下,這是她們應當做的。”狄仁傑立即說,做錯事歸做錯事,可是太子常過來看看,卻是歡喜。又問道:“許少師出了什麼手?”
李威將事情一說。
狄仁傑想了一下,道:“心肯定不會有好心的,太子妃久而未決,裴家矜持,羞於出手,於是想借韋家這個nv兒,將這一灘水nòng渾了。這個卻是不打緊的。再說,韋家nv進入東宮,對殿下未必有多大好處,但決不會有害處。”
早知道他這樣說了,李威也沒有分辨。
狄仁傑又說道:“殿下,此事無須分心,即使如他所願,也要數月之後,他未必等到那時候。”
太子要上位,有人扶有人踩,扶自然喜之,可踩,誰能踩得有許敬宗厲害?如果不是此人自持其高,這次留下漏dòng,慢慢地纏鬥,一直到他病死,都讓人頭痛。
倒了許敬宗,也許還有惡意的人,已經不足為害。
“但剛才的曲子……”
“狄卿,也是孤教她們唱的,在坊間聽到一些事,也聽到這首曲子,當時覺得優美,記了下來。”李威又將剛才與二nv的對話說了一遍,狄仁傑同樣好奇,看著地圖說道:“果然地域廣大無垠。”
也只是驚奇,唐朝的包融與開放,是中國曆代所罕見的,唐僧去了天竺,大秦來使,唐朝人並不是井底之蛙,驚奇肯定有的,換誰看到這大半個世界地圖,甚至在突厥北方還有更廣闊的土地,都會驚奇。但這些土地,狄仁傑並不貪婪。其實李威也想過,如果有一天登上皇位,來個馬踏歐洲的啥,報報後世清朝末年的仇恨。
可只想了一下,就沒有再想了。想馬踏歐洲,除了大食與大秦國外,恐怕歐洲其他地方都是xiǎo公國,順著鹹海以北,繞開大食,派一支jīng銳前往不是難題。難的就是後勤供給,除非讓將士們瞞著大臣,學習成吉思汗,以戰養戰。明說肯定不行的,到時候就是皇帝,也有幾十名大臣敢拉你的龍袍。
但佔下來為了什麼?比如西域佔下來了,可是唐朝人不願意前往,於是呢,不得不派兵駐紮,沒有得到實利,只得到一些蕃人誠服的虛名,國家每年還要huā費大量開支。將歐洲打下來,又有什麼用,搶一些東西,現在歐洲又有什麼值得搶的?難不成看到他們落後,提前將文明的氣息帶過去?
所以狄仁傑也沒有對這漠大的領土,產生什麼興趣。
“就是,孤之前還拜託了一人,替孤去辦一件事。”
“何事?”
“聽到市井一些傳言,孤就在想,當年博望候帶來的不僅是豐功偉績,同樣還有許多莊稼蔬菜水果的種子,那麼西方這些國家,是不是有更多的莊稼蔬菜水果種子,甚至有的耐旱,有的耐寒,有的耐熱,這些不但豐富我們唐朝的食物來源,也是增加百姓的產量與收益。不僅僅如此,象大食與大秦這些國家,也存在了很久,總有一些文明,有一些書籍,肯定不及我們唐朝,但也會有一些我們唐朝不及的地方,連娛樂的龜茲樂,都能拿來為我們所用。況且這些技術書籍文明,比如大食鋼,就是鋼鐵冶煉技術,如果將這些技術或者書籍與工人,帶回我們唐朝,兵器是不是會更鋒利一些?”
“不錯……”聽起來很美,可是狄仁傑卻在沉yín,太子只是說了一些好處,同樣會有壞處,凡事作兩面分析,正在想其中的得失。
李威又說道:“於是孤託了一名昭武九姓的胡人,替孤前往西方,辦這件事。”
說著一指地圖,對於中國歷史都不太清楚了,況且世界歷史,大約的也只是聽胡應在說,手指一直拖過蔥嶺,然後到達bō斯、大食、東羅馬帝國,停了下來,說道:“他最少會到這裡,有可能還會往西。”
即使是隻到達東羅馬帝國,這一行也要huā很長時間,不過李威刻意將他商人地位抹殺不提,而且這一行成功,朝廷饋賞不提,對西方各國的瞭解,也為胡應以後繼續行商創造見識與條件。
“這個不易。”
“自是,不僅如此,此行如果能成功,帶來的不僅是各種作物種子,文化技術,還有見識。雖然我們大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