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3/4 頁)
神定住,將李威推開,說道:“你是好心?看看你心多好?為什麼當初不坐下來好好商議?如你所願,明大夫貶出朝堂了,你父皇的病怎麼辦?”
“母后,兒臣不知道是不是真因為明大夫醫治,父皇病情緩解的,不過此人分明就是一個騙子。治好父皇病也罷了,治不好,以後史書都會記載此事的。若要緩解,不如象兒臣這樣吧。論頑症,兒臣的頑症並不比父皇輕些。可現在呢,你看看兒臣。”
說著,打了一套太極拳,氣都沒有喘一下,打完了,說道:“母后,勸父皇吧,讓他練練,只在宮內練,不會招惹非議的。連兒臣的內shì金內shì本來身體也不大好,這兩個來月練下來,都好多了。”
平時不覺得,可這一套太極拳中,還有一些高難度動作的,身體不好,也不易做出。親眼目睹之下,武則天有些意動,想了一會兒說道:“本宮以後勸勸。”
“那就好,”李威大著膽子,將武則天抱了起來,打著旋,說道:“兒臣做夢都想一家平平安安的。”
“放下,放下,”武則天連連喝道。雖然母子情深,這個動作太過親暱了,其他的宮nv全都躲了起來,偷偷地樂。武則天氣得哭笑不得,說道:“弘兒,你是大人了,有的舉動做不得的。”
“是,是。”
“本宮喊你前來,是有件事要通知你的。”
“請母后指示。”
“不用裝可憐,以後少惹你父皇與本宮生氣就是。這篇奏摺你看看。”
來唐朝這麼久,討厭的事之一,就是看現在的文章,包括奏摺。駢文之風盛行,連奏摺批閱,都盡用駢文,一味追求駢儷、排偶、詞藻、音律、典故,寫得好固然讀起來朗朗上口。可都這樣追求了,又能有多少好文章,不要說一篇長文,就是詩,那麼簡短,因為對偶等的拘束,整個唐朝作出多少首,沒有一千萬首也有幾百萬首,可真正留傳下來又有多少?
將浮華的部份去掉,真正的內容有可能不到十分之一,就是這十分之一,中間甚至還有冷僻的典故,讓人不明白。寫起來不易,讀起來同樣不易。
但這篇奏摺他卻認真讀了起來,因為是許敬宗寫來的。字很大,不過寫得尚可。老許為人不提,才華確實不錯。看完了,不大明白了,就算許敬宗不軌,可將這個六歲的nv童nòng到自己身邊,又能做什麼?再說,京兆韋家,還不會屑於與許敬宗沆瀣一氣。
這篇奏摺到了洛陽後,武則天基於許敬宗以前的表現,還沒有懷疑。不過知道許敬宗多少有些著惱,認為是兒子身邊親近的人,出了主意,將他也羅列在怦擊範圍之內。這個親近之人就包括碧兒與上官婉兒,特別上官婉兒的祖父上官儀之死,正是武則天指使許敬宗誣告上官儀與王伏勝與李忠謀反處死的。既然能作詩了,也知道一些事了。於是氣惱之下,充塞韋家nv進入東宮之中。
不過想一想,東宮之內太子的貼身宮nv,則是將來良娣等妾重要的人選。按照制度,太子除了一個太子妃外,其妾編制也十分龐大,正三品的良娣二人,正五品的良媛六人,正六品的承徽十人,正七品的昭訓十六人,正九品的奉儀二十四人。其中良媛與承徽,是狄仁傑為兩名義nv盯好的位置。
當然,編制是編制,為了愛民輕sè,無論是皇帝的後宮,或者是太子的後宮,這些編制都是常缺的。
江碧兒與上官婉兒出身皆不大好,雖知道許敬宗是氣憤之舉,可京兆韋家的nv子,讓武則天頗為動心。也就是這篇奏摺不管許敬宗出於什麼心理,但有可取之處。
武則天說道:“本宮接到奏摺後,詢問了韋家的一些官員,也知道韋玄貞此nv的一些情況。雖然年幼,可姿sè隱然是韋家諸nv翹楚,也遠在上官婉兒之上。而且此nv從xiǎo聰慧過人,深得京兆韋家上上下下歡迎。韋玄貞前往普州上任,韋家的長輩都捨不得她吃苦,將她留在京兆。韋家此次捨得,本宮心中也是很歡喜的。”
可是李威卻在腦海思索,總覺得這個韋家nv讓他感覺怪怪的。其實這段歷史他讀過,甚至都讀過韋玄貞這個名字,因為沒有注意,遺忘了。不過武則天再三說她如何如何的,漸漸想起一些。
不知道歷史上老三是何時做太子的,但歷史上,自己有可能三四年就得莫明其妙死去,然後三四年老2讓母親流放到巴州,就在巴州寫那黃豆詩的。這樣算一算,大約七到九年,這個韋家nv那時也正好是在十三歲到十五歲之間。韋皇后長相記載又記不起來,可她與老三的nv兒李裹兒號稱大唐第一美人。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