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第3/4 頁)
失笑。主意是好主意,有些損李治。鹽鐵使爭得不可開jiāo,又是容易貪墨的官職,裴炎不管出於什麼心理上書的,本身卻是一個清臣,至少外表是道貌岸然的,擔任鹽鐵使卻是很稱職。但不是劉仁軌的建議,會讓人想入非非。本來李治對太子種種的約束,約到朱敬則在朝堂上義憤填膺地上奏地步。朝野上下議論紛紛,吐蕃人不會不知。這份詔書一下,更容易讓人誤以為皇上對太子不滿,所以讓太子上了前線。吐蕃人更會輕視,無論如何,太子是太子,擒住了太子,對吐蕃來說,無疑大長士氣,甚至對平定西域與吐谷渾都有莫大的好處。
但老百姓會更加對李治不滿。
“這,不,需,要,”李治氣得四個字,做了四次說出來。
“陛下,天下,是陛下的天下,敗於吐蕃,才是我朝的恥辱,不用多少民力軍力,能獲大功,陛下不能容忍百姓暫時的誤會?”劉仁軌又說了一句。
“再議,”李治說了一句,但勉強同意了,最終還是不放心的,下了聖旨,喊來兩個御醫,替李威病情,畢竟是去了南詔,儘管避開了炎熱的夏天,也是荒蠻之地。因為其中關節很多,又同意劉仁軌主動請纓,前來做一個詳細的解釋。但去不去,李治在劉仁軌臨行前囑咐了一句,遵從太子的意願。
“殿下,”碧兒緊張地拽了李威的衣服。
“江良媛,你xiǎo視殿下了,”劉仁軌看到碧兒的xiǎo動作,立即說道。
李威有些哭笑不得,碧兒沒有xiǎo視,是你高視了。
第一百九十八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上)
第一百九十八章明處暗處李逵李鬼(上)
劉仁軌說道:“並且臣給殿下留了一個重要的後手。”
“請說,”事實上有了薛仁貴與黑齒常之、裴行儉三人同行,李威已經壯了膽子。又是在南詔作戰,不上高原,如果兵力充足,甚至都可以與論欽陵對碰一下。當然,想是那麼想的,真要是論欽陵出馬,就是三人合力,也未必能十成十的戰勝。畢竟三人作戰風格皆不相同。也沒有李威想得那麼簡單,三人不協助好,也未必是一加一加一等於三,甚至加到最後比一還xiǎo。
但李威已經抱定了一個想法,自己千萬不要chā言,讓這三人人商議著怎麼辦,反正都是牛人,比自己強上百倍千倍的牛人那怕是分兵作戰,自己也要死活抱定一個人的大tuǐ不放。
很沒有出息的想法,也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想法。不怕不懂,但要用好人。就怕不懂裝懂,外行luànchā手,即使手下名將如雲,有可能反而luàn壞了事情。心中也計算好了,這一趟,大約已經勝利在握。權當到雲貴旅遊一趟,看看洱海是不是象後世的洱海。至於那個野人山,還是免談的。
聽了劉仁軌還有後手,立即高興地說。
“就是梁積壽。”
“何解?”
“陛下也聽了臣的建議,讓殿下前去問罪,但臣說過,畢竟梁積壽深入到了安西城,對南詔地形熟悉,可以借鑑。問斬誠為可惜。但殿下別當真,去問罪。此人不但對南詔地形熟悉,與méng舍詔各部共過很長時間,有了感情,軍事也是不弱,從那個大山澤裡走出來,依是數次勝利。殿下前去不但不能問罪,反而好言相慰。這也是給了梁積壽一個機會,如果立下戰功,會減輕他的罪責……”
戴罪立功,更加會爆發潛力,這點李威是懂的,慎重地點頭。
也明白劉仁軌還沒有說出來的話,梁積壽不僅是活嚮導,也可以作為一名勇將,還可以作為拉攏南詔一些部族的紐帶,作用不亞於是薛仁貴的作用。但劉仁軌不知道薛仁貴在李威心中的地位,看到太子已經會意,沒有再解釋了。心中很欣慰的,至少心中斗膽誇了一句孺子可教,又說道:“可是其他人,殿下不可xiǎo視,雖薛將軍戰敗了,可從遼東到突厥,這些戰功是真正打出來的。”
“孤知道,此三人,孤幾乎沒有jiāo往,可聽聞了一些,他們讓孤十分欣賞。”
“那就好,”劉仁軌也擔心,害怕李威自作主張,太子有主張是必然的,這些將領的建議也要適當地聽聽。他根本沒有想到,李威信不但準備聽,還準備一言不發。
又繼續說道:“這是為朝廷。可不止為了朝廷,也是為了殿下。有殿下的智謀,這些將領的支援,此戰必勝。可是陛下心中卻有些忐忑不安。這段時間,不知什麼原因,陛下對殿下不滿,殿下深入前線,還是蠻荒不máo之地,陛下也會牽掛,甚至會愧疚,多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