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歸鄉(第2/3 頁)
一遍,只不過還沒來得及體悟琢磨,即使這樣,隨著知識量的飛速擴大,楊雲隱隱感到自己又悟出了不少道理,學問有再次突破的趨勢,相信只要花上一些時間把經綸堂中的書籍體悟掌握,一定能夠再上層樓的。
同修煉和學問都大有收穫的楊雲不同,孟超這幾天來可謂愁眉不展。
來到府城,進了海天書院,孟超就像從縣城的小池塘跳進大河,原先在小池塘裡也不算出類拔萃,這下更是感受到了自己和其他學子的差距。
就算孫曄,看上去有些輕浮,可是一討論起學問來,孟超每每有自嘆不如的感覺。
偏偏孫曄還成天叫喚,說一些自己學問多麼淺薄,秋考日近,看來中舉無望之類讓人心煩意亂的喪氣話。
楊雲把孟超的神情看在眼睛裡,暫時不動聲色。
“老孟是個厚道豁達的人,只可惜對科舉的事情過於在意了。”楊雲想道。
說起來孟超也有點可惜,他的資質可謂上乘,身體的底子也厚,如果好好修煉家傳武學,在江湖上揚名立萬不成問題。現在又有自己這個“明師”,踏上修煉大道也不成問題。
可惜他執著於功名,也許他是想用一些事情,來證明自己的父親放棄江湖生涯的決定沒有錯吧。
靜海縣的江湖人物,提到孟父的時候都是說,“一條好漢!可惜棄武從商,弄得家破人亡。”
要是孟超中了舉,又當了官,江湖人士的口風就會大變吧。
加上現在又有章小姐的事情,讓孟超的功名心更重了,待在縣裡雖然也是焦灼,可是畢竟還能有一絲奢望,出來以後看見這遍地的才俊,孟超被打擊得有點狠。
這一天海天書院中有一堂押題課,孟超甚為重視,早早就拉著楊雲和孫曄來到學堂,在前排找座位坐下。
講課的是個往科的舉人,精心研究鄉試數十年,在南吳非常有名,他押的科考題目雖然沒有中過,但是最近幾科每每都能沾上點邊,因此名聲大噪,被海天書院專門請來。
這位講師在臺上東拉西扯半天,說得雲天霧繞,學子們聽得昏昏欲睡又欲罷不能,深恐一個不留神漏了什麼關鍵東西。
滔滔而談整整一個時辰,在所有人幾乎都要崩潰的時候,這個老夫子從懷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個紙卷,用手指輕輕捻開。
“都聽好了,這是我用畢生心血精選的十道題目,我只念一次,不準提問,我也不會解釋,沒聽清的人就自認倒黴吧。”
課堂上頓時針落可聞,學子們的目光恨不得刺進那薄薄一頁紙裡去。
“……”講師開始抑揚頓挫地宣讀題目。
臺下數百學子沒人說半句話,滿堂都是刷刷的走筆聲,和粗重的呼吸聲。
唸完十道題目,老夫子像得勝回朝的將軍一樣離開了課堂,下面的學子們一下子炸了鍋。
孟超往楊雲身前一看,“咦?你沒有記啊?”他隨即一拍自己腦袋,“忘了你的記性好。”
然後孟超拉著孫曄,逐字核對記下來的內容。
核對了好幾遍,孫曄都有點不耐煩了,孟超才珍而重之的把那頁紙收入懷中。此時學子們已經紛紛散去,課堂中只剩下他們三個人。
海天書院中的靜海籍的學子不止孫曄一人,不過也就他和楊孟二人比較投緣,成天混在一起。
看見孟超鄭重的樣子,孫曄嘆息著說:“唉,這個東西也不用太著意啦,其實這麼大張旗鼓的搞,有哪個考官會出這上面的題?聽說那個講師還有些真東西,不過自己藏著秘而不宣,除非是至交好友才肯透露。”說完又問道:“你們等會去幹什麼?”
“哎呀,我好像記漏了一道題,老孟把你的紙借我抄一份。”楊雲說道。
“那你們抄著,我先走一步啊。”孫曄告辭獨自離去。
望著孫曄的背影,楊雲若有所思。
“給你。”孟超把記著試題的紙遞過來,楊雲隨意掃了一眼。
“好了,記住了。”
“真羨慕你的好記性,我看今秋你中舉應當有五分成算。”孟超羨慕地說。
“不如我們撞撞機運如何?”楊雲突然正色說道。
“如何撞機運?”
“我們各憑心中所想,互出一題,看能不能僥倖押中。”
孟超感覺有趣,笑著答應了,閉目沉思片刻後在紙上寫了一題。
楊雲也張口說出一道題目,孟超正要拿筆記下來,被楊雲攔住了。
“記在心裡就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