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頁)
����桓�饌パ拮芡場�
按照我的看法,南越各地鬥爭進展的情況是頭等重要的問題,在這次任務中,你應當儘可能花費最多的時間,對西貢和戰場上的情況進行徹底的視察。
當他將這些指示交給我時,總統補充道,他認為,我有必要與吳庭豔會見兩次,並且,如果根據我和馬克斯威爾·泰勒的判斷,改革和變化對於贏得戰爭是必不可少的措施,那麼,我就應該以這一結論對他施加強大的壓力。
約翰·F·肯尼迪將此信視為一種對我的指導,也將它作為一份檔案,以便於我能出示給他人並說:“這是總統希望做的事情。”然而,華盛頓的那些反吳庭豔活動者們仍在進行重新展開反駁的行動。揹著麥喬治·邦迪和我,在閱讀了總統給我的指示後,小羅傑·希爾斯曼給小亨利·卡伯特·洛奇送去了一份信,其中寫道:尊敬的小亨利·卡伯特·洛奇:我借邁克爾·福里斯特爾的安全之手傳送這一資訊。
……我感覺到,改變原有看法、贊成我們觀點(即,必須用軍事政變除掉吳庭豔)的人數,正在與日俱增。只要你和我們分別在西貢和國務院堅持我們的主張,其他人也會站到我們一邊的。就像邁克爾·福里斯特爾將告訴你的那樣,一群堅定的夥伴正在這裡遠遠地支援著你……約翰·F·肯尼迪總統給我的文字指示和小羅傑·希爾斯曼透過後門渠道給小亨利·卡伯特·洛奇的信,標誌我們政府為期一個月的猶豫不決已經結束,在這一期間,我們正面臨著一個日益惡化的重要問題,迫切地需要我們做出決定性的行動。在認可反對吳庭豔的政變之前,我們在面對越南的根本問題上,缺乏足夠的勇氣,最終導致了他的垮臺,然而,在他被撤換之後,我們仍然忽視了這些問題的解決。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我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定的過失:·我應當對一些基本的問題進行強制性的考察、思考和辯論。例如,與吳庭豔在一起,我們能夠贏得勝利嗎?如果不能,那麼,能否以一位與我們合作更好的人來取代他的角色呢?如果答案仍是否定的,那麼,我們是否可以考慮,與吳庭儒和法國一起合作,實現中立化的目標呢?或者,站在其它的角度上看問題,即南越的政治危機已使美國失去了在此呆下去的可能性,從而選擇撤離呢?
·馬克斯威爾·泰勒沒有對那些不斷傳來的報告中的分歧進行更深入的分析,這些分歧表現了人們對南越軍事形勢的進展——或不足——有不同的看法。
·迪安·臘斯克——最無私的人物之一,全力以赴地為美國工作著——失誤於對國務院的嚴格管理,以及對小亨利·卡伯特·洛奇的監督。他也未堅決地參與總統召開的會議。
·而總統——我對他的責備最少,因為,他必須處理一大堆別的問題,範圍包括從公民權利的紛爭到就“禁止核試驗條約”獲得國會的批准——的失誤則在於,沒有將美國政府中的各個派系捏和在一起,使他們能夠齊心協力。面對這一弊端重重的環境,他的優柔寡斷持續了太長的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說政府內還無發生此事的話,那麼在新聞界,對中立化和撤離的贊成和反對卻早已引起了辯論。
一九六三年的夏天和秋天,報刊專欄作者沃爾特·李普曼和詹姆斯·賴斯頓提出了應當考慮中立化的建議,然而,新聞記者戴維·哈伯斯塔姆卻反對這兩種選擇,在六十年代早期,他從南越向《紐約時報》發回訊息,並激烈地抨擊政府的政策。一九六五年他是這樣寫的:就目前越南的基本選擇而言,其情況與一九六一年他們面臨的事情完全相同;它們並無不同之處,並不能提起人們的興趣,同樣猶如一個可怕的噩夢。
首先,大量的言論已談到了一箇中立化越南的可能性,然而,在當前的形勢下,這個問題並不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中立化當然並不是天方夜譚,瑞士、奧地利、印度,或者說甚至寮國,都已實現了這一目標——這些國家利用這種方式聲稱:在冷戰期間,它們既不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戰場,也不願加入交戰的任何一方。越南邁向中立的第一步,將是撤離國內所有的美國軍事力量,以及中止美國的軍事援助;這將造成一片真空,致使共產黨人,即南方唯一真正有組織的力量,從容地佔據這個國家——或許為六個月的時間,也可能需要兩年。他們會在不遭任何抵抗的情況下長驅直入,並且,如果河內願意向我們和南越提出中立化的方案,那將成為美國挽回面子的唯一途徑。
那麼撤離的說法又如何呢?在越南做出過奉獻的美國人中,幾乎無人會對此想法感到興趣。這一觀點也意味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