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日軍仗著城池堅固高大,雖然死傷慘重,但在小西行長的督陣下仍然拼命的抵抗,滾湯木石雨點般打下來,弓箭鐵炮也不停的射擊。一時間,平壤各門都展開了激烈的交戰,城上城下死屍遍地,槍炮聲如雷,震天動地;火箭紛飛,煙焰瀰漫數十里;眼看敵軍死守不退,李如松傳下令去:午時之前攻不下平壤城,先鋒營將領一律斬首,攻下城池,無論是將軍還是小兵,先登城者賞銀五千兩!
軍令一傳開,攻城明軍勇氣百倍,大呼陷陣,無不以一擋十,連弓箭手和火銃手也爭先恐後的奔到城下,伺機登城。含毯門外負責領兵發炮的神機營參將駱尚志本就是武藝高強,人稱“駱千斤”,這時聽戰場傳令兵叫喊先登城者賞銀五千兩,頓時胸中熱血上湧,操起一面藤牌,也不顧本部營兵了,另一手執長戟,大喝一聲飛奔到城下,幾個箭步衝上雲梯。炮手們見狀也扔了炮,撥出腰刀跟著衝了上去。
到不能說駱尚志就奔著這賞銀來的,因為誰都知道,這銀子需得用命來換,日軍拼死抵抗,你攻在最前頭,被打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但是不可否認,李如松的這道軍令的確激發了廣大明軍將士的進取心和英雄氣概。
人是有潛能的,尤其是在戰場上,本就是乾的殺人和被殺的事,全都紅了眼,既然還有賞銀可拿,那個還不爭先?
且看駱尚志揮牌擋開城上射下的利箭,手舞長戟奮勇攀城,多少明軍被槍炮打死,可他仗著一股子猛力,居然三兩下就撲近城頭!城上日軍連忙把滾水石塊往下打,駱尚志只覺腿上一陣劇痛,竟被石塊打中,好在已經到了城沿邊上,他大吼著揮戟刺翻一名日軍,扔了藤牌,上去了!
城上日軍一片驚呼,六七人持刀搶上來亂砍,駱尚志力大戟長,使發了把五七把倭刀搪開,再一揮,又戳死一人,這時候兩三名明軍士兵也攀上城頭,守護在駱尚志身邊舞刀槍與日軍對戰。
“明將討死吧!”日本著名戰將大村純忠挺十字槍來迎,駱尚志擺戟架開十字槍,二人槍來戟往,大戰六七個回合,畢竟駱尚志腳上帶傷,戰到此時漸漸力怯,忽然聽的往南三四百步遠的蘆門震天般的爆喊,一片騷動,大村純忠不知發生了什麼事,連忙跳出戰團,回頭觀望,只見明軍的旗號已經插上了蘆門的城門樓上,這不可能,攻打蘆門的不是無能的朝鮮軍嗎?怎麼會有明軍的旗號?
原來這正是祖承訓率領的一千精兵,混在朝鮮軍隊伍裡,等日軍打退朝鮮軍進攻三次之後,突然插到前面,把朝鮮服一脫,露出明軍本色,日軍本就忌憚明軍,再加上祖承訓所率兵將個個持有永樂手銃(明式短把火槍),身著鑌鐵鎧甲,一手揮刀,一手放銃,比只使用刀劍等冷兵器的朝鮮軍戰鬥力要高出太多,日軍武士部隊大多調去對付明軍,守衛蘆門的基本是足輕部隊,見到明軍出現措手不及,膽寒之下,發一聲喊棄門而走,明軍大隊趁機紛紛登城,手銃施放,日軍像割穀子一樣被打倒一片。大村純忠見狀心生膽怯,虛刺一槍,轉身率殘兵逃下含毯門,駱尚志追之不及,返身將豎在城頭的日本將旗劈斷,明軍士兵不斷爬上城來,歡呼聲響徹雲天。
一門失守,六門皆驚,守軍的意志瞬時間崩潰了,不多時,七星門也被明軍用大將軍炮轟開,騎兵突入城內。在普通門督戰的小西行長面色慘然,下意識的握緊了刀把。
“主公,現在還沒到最後關頭!”遠藤又次郎連忙寬慰他道。如藤安這時趕過來道:“請主公趕快下城,明軍火炮厲害,我軍近戰勇猛,咱們退入城內土堡繼續作戰,正可揚長避短,到不一定輸給他們了。”小西行長嘆息一聲,眼看明軍彈飛如雨,守是守不住了,無耐只得隨眾武士奔下城去。
守衛牡丹峰的倭將是後藤加義,明軍圍城的當天他就派出使番(傳令兵)前往鳳山報信,請求援兵,可是出乎意料的是,鳳山守將大友義統聽說明朝大軍圍攻平壤,竟嚇的連夜退兵,往王京(今天的漢城)方向逃跑了。
派去的使番好不容易瞅個空子脫身回來報告,後藤加義聞訊氣的大罵,這個訊息當然無法傳到城裡了,但是作為小西行長部隊中的猛將,後藤加義是決不會眼看著主公被圍的,所以打算盡起牡丹峰守軍,突擊明軍大陣後方,企圖以死來拖住明軍的攻城步伐,所以他一早就整隊做著出發的準備,吳惟忠率兵攻山,也正是後藤加義領軍要下山的時候,天光剛剛放亮,兩軍在半山坡展開了一場實實在在的遭遇戰!
一陣短促的火槍互射,隨後就只聽得殺聲震天,就只見到刀光劍影,明軍和日軍攪作了一團,刀來劍往,長矛突刺,慘叫不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