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李寧等人也是點頭附和,楊元只得說:“一切但憑李帥作主,我這也不過是一家之言,查將軍所言也有道理。”
旁邊李如梅一直不說話,這時站出來道:“雖然倭寇一路避戰撤兵,但是也不排除誘兵深入的可能,楊將軍的策略老成持重,依我之見,還是穩紮穩打的為好。”
“如梅,我不同意你的說法。”李如柏插言道:“俗話說,兵貴神速,倭賊自從侵入朝鮮境內,一路贏的順手,誰想在平壤遇到我軍後一敗塗地,那裡想的到誘敵深入這一招?這些個蠻夷還懂的中華兵法?我就不信!”
“二哥,你這麼說就不對了,兵法乃是約定俗成,只要倭兵中有智計非常之輩,就算不通中華兵法,所行暗合兵理也未嘗可知啊。”
遊擊將軍錢世禎也道:“我軍雖然是乘勝而來,但倭賊佔了以逸待勞的便宜,且群醜雲極,其焰大張,不如暫且歇兵開城等待補給,同時派出疑兵四下佈陣,再派人聯絡朝鮮義兵擾其後路,待倭賊恫疑畏懼時,咱們再重兵進擊,當可取勝。”
李如松聽著眾人議論,沉吟片刻,問李應軾:“如逢先生有何高見?”李應軾略思索了下,道:“前次攻打平壤,倭兵雖敗,但是從作戰中可以看出,我軍火銃射程不及倭銃,而且再次裝填速度慢,倭兵鐵炮射程遠,射速快,炮手訓練有素,比我們要強。還好我軍大炮厲害,才佔了上風,可是……”
“怎麼?”李如松追問道。“可是,經過平壤激戰,我軍彈藥消耗太多,大將軍炮和虎蹲炮的炮彈已經所剩無幾了,後方補給暫時還沒有跟進,如果我軍現在就進攻王京,需得把這個因素考慮一下。”李應軾道。
“嗯,有道理。”李如松捋須點頭,環視眾將,目露詢問之意。楊元見狀上前一步道:“大帥,李參軍說的不錯,倭賊火銃厲害,我軍全仗大炮對敵,如今彈藥不濟,若是貿然進軍,恐怕難以成功。”
“不然,”查大受連連搖頭道:“末將認為雖然大將軍炮和虎蹲炮不能投入戰鬥,可是咱們還有別的火器,像佛朗機快炮、火銃、轟天飛炮、明火箭等等,也不見得就輸給倭寇,難道只因為沒了大炮助陣,憑我數萬虎狼之師,就不能夠打仗了嗎?”
聽了查大受這番話,大多數將領都表示贊同,李如柏分析說:“不錯,倭兵火槍雖然厲害,但是需要布成笨拙凝重的槍陣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咱們的騎兵多,只要衝起來了,進行機動作戰,一定能打敗倭人的鐵炮軍陣。”
李如松讚許的看了他一眼,心想,二弟隨我征戰多年也算沒有白費功夫,講起戰法來頗有大將之風,這番話正中敵我雙方的利弊要害,敵軍恃仗火槍凌利,可是如此一來機動性就差,我軍騎兵眾多,以快打慢,正是兵家要訣啊。
想到這裡他一擺手止住眾人議論,站起身:“方才大家所言都有道理,但是或速戰或穩守,都應該隨機應變,不可墨守成規,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們不知道倭賊下一步的戰略意圖是什麼,是畏於我軍強勢,放棄要地退守沿海呢,還是打算集中兵力於王京,和我軍決戰?”
李如松看著大家,頓了頓接著道:“我個人認為,雖然敵人遭到沉重打擊後可能怯戰,但是我軍決不能把勝利的希望寄託在敵人可能的軟弱上,勝利的根本,終究要靠我們自身的強大和堅韌,我們光復朝鮮的戰略意圖不能改變,和倭賊作戰的決心不能改變,所以,不管敵人是戰是守,我們都必須前進,歇兵開城,雖然有利我們補充彈藥給養,可也給了敵人喘息的機會,必須趁敵人新敗之際,不斷的壓迫他們,威脅他們,打擊他們!只有這樣,才能最終把他們趕下海去!”
李如松最後每說一句,都有力的揮動一次手臂,這手臂像烈烈的戰旗,每揮動一次,都讓眾將心中湧動強烈的求戰慾望和戰勝敵人的堅定信念!
第十二章 惡鬥迎曙驛
正月二十六日,明軍從臨津江下游涉過淺灘,進駐坡州(王京北)紮下營盤,奉李如松令,查大受、祖承訓率兵兩千五百人,朝鮮防禦史高彥伯率朝兵五百人當日向漢城方向搜尋前進。
經歷過戰亂的朝鮮,處處荒夷,沿途不時可見被日軍焚燬的廟宇和村落。間或有幾個朝鮮百姓,都木然的站在遠處觀望著這支南進的軍隊,不敢近前,雖然雪已經不再下,可北風仍像刀子般呼嘯著不停的颳著人的面,生疼生疼。
“高將軍,快要到貴國王京了吧?”查大受在馬上縮了縮脖子,側頭問道。“噢,前方便是高陽郡地界,離著王京差不多還有五十里路呢,李大帥只讓咱們偵察一下,我看是不是該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