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至,而心嚮往之,若以詭計取勝,只可一時得逞,非萬全之策也。”
李應軾被他這慷慨激昂的一說,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喏喏無言退在一旁。
朝鮮大臣柳成龍忍不住站起身道:“袁先生,你不知這倭寇有多狡詐兇殘,當初侵我國境時,根本就是不宣而戰,燒殺搶掠,那裡有半點仁義可講?”
中年秀士傲然道:“柳大人所言差矣,中國有個典故,叫做七擒孟獲,想當年那蠻族孟獲倒是狡詐兇頑的很了,不是也被諸葛先生七擒七縱所折服麼,所以說,以德服人,方為根本。”
柳成龍冷冷一笑道:“不錯,這段中華典故老朽倒也略知一二,還要請教袁先生,諸葛武候這七擒孟獲是用計謀呢,還是用堂堂之陣呢?”
中年秀士聞言勃然變色,厲聲道:“柳大人要和我講論中華典故麼,來來,咱們就講論講論,看看是你知道的多還是我知道的多。”
眾將譁然,副將楊元悄聲問旁邊的李如柏道:“如柏兄,這個秀才是幹什麼的,說起話來大半教人聽不懂,不過看樣子好有學問。”
李如柏嗯了一聲道:“這人叫袁坤儀,是宋應略府中的帳前贊畫,精通釋儒之學,很得宋大人的賞識,這次宋大人沒來肅州,派他來聯絡軍務。”(注:贊畫是明代總督或巡撫身邊的參謀人員,具體職責和品級無定製)
“二位不要爭吵,”李如松止住二人,問道:“若依袁先生的高見,我們當如何應對倭人呢。”袁坤儀看了一眼柳成龍,道:“總而言之,若是議和便誠心議和,若是要戰,便排開大陣,堂堂而戰,出爾反而,陰戰陽和,非我上邦所為也。”他這‘上邦’二字特意說的極重,柳成龍氣的說不出話來,扭頭不語。
李如松心中惱怒,還以為這袁坤儀有什麼天人妙計,原來只是個酸儒罷了,真不知他是怎麼混上帳前贊畫這職務,剛要發作,想想他是宋應昌的人,只得強自忍耐,沉聲道:“袁先生請放心,本帥會慎重考慮先生的高見!”
“大帥英明。”袁坤儀拱手作揖,洋洋得意退回班列。李如松乾咳一聲,欲要再說,想了想擺手道:“大家都退下去吧,柳大人,楊將軍,如柏,你三人留下,我有話說。”餘人遵命退下。
看眾人散去了,李如松苦笑著搖搖頭,李如柏上前道:“大哥,這姓袁的是什麼意思?”“你問我,我問誰去?無知庸輩罷了,休要再提。還請柳大人不要介意。”柳成龍感激的道:“敝國此次危難之機,全賴天朝發兵解困,只要李將軍和宋經略平倭志堅,他人說些什麼,老朽倒也不會放在心上。”
李如松又命護衛將李應軾傳來,寬慰幾句,李應軾道:“不勞大人掛懷,在下與袁先生共事已久,深知他的為人,袁先生憑著精通釋儒之學頗得宋經略好感,聘為軍前贊畫,其實並沒有打過什麼仗,說起軍務來自然不通,但是人品倒也不算壞。”
“這就好。”李如松點了點頭,“據查大受派人來報,倭兵約有兩萬人駐守平壤,外圍修有大批土堡,城東有大同江,西北臨山,北有牡丹峰,其勢極為險峻,牡丹臺上駐有倭兵兩千人,工事中配備有火銃和弓箭,與平壤成倚角之勢,易守難攻。稍遠鳳山還駐有倭兵數千為平壤的接應。我軍現有兵力五萬餘眾,前方能用來作戰的約四萬人,可以說,在數量上佔據了優勢,但倭賊倚堅城而待,若是攻堅,恐怕也不能說完全有取勝的把握。”
柳成龍道:“李將軍所言極是,據我方派到城中的探子回報,倭人守城部隊裝備了大量的火槍,揚言平壤乃是不破之城,若我大軍攻城,必將大敗而歸。”李如松冷笑道:“倭人看似狂妄,其實心虛的緊,若是這般厲害,為什麼還要急著和我軍談和?”眾人點頭稱是。
李如松道:“今天是正月初四,下午我軍將會向順安開撥,到了順安休整一天,初六攻城,平壤城池南北成長形。東有大同、長慶二門,南有蘆門、含毯二門,西有普通、七星二門,北有密臺。根據朝鮮和我方的情報,本帥將兵馬做如下部署:
主要兵力攻擊城池的南西北三面,弛圍東面,使其無固守之志;於城東面的大同、長慶二門南北角樓沿江處所多設軍兵炮矢,待敵退出城渡江時打擊之;大將軍炮、一部分虎蹲炮配置於東南、東北二角及正南、正西、正北三面,使其能打擊城內各個角落;圍城之後,敷設鐵蒺藜數層在地,遍佈滅虜、虎蹲等炮,使敵不得突圍而出。具體兵馬分派,等攻城之時我自有安排。”
柳成龍,楊元等人連連點頭,柳成龍心想,這位李將軍看來是慣作戰的,計劃如此周密,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