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定居的各個印地安部落截然不同,它們極大地影響著舊大陸的各個國家。
哥倫布事蹟的梗概是眾所周知的。1451年他出生在義大利熱耶亞。長大後當上了艦長,是一名技術嫻熟的航海家。他終於確信西起大西洋是可以找到一條通往東亞的切實可行的航海路線的。他堅決要把這種設想變成現實。他終於說服了伊莎貝拉一世女皇,女皇為他的探險航行提供了經費。
他的大小船隻於1492年 8月 3日由西班牙啟航,第一站到了位於非洲海岸線附近的卡那利群島。9月6日從該島出發向西航行。這是一個漫長的航程,水手們感到萬分恐懼,想要返航,但是哥倫布堅持繼續前進,1492年10月12日陸地才顯現在他們的視野裡。
翌年3月哥倫布返回西班牙。這位凱旋而歸的探險家被授予最高的榮譽。隨後他又進行了三次橫渡大西洋的航行,妄圖找到直接通往中國或日本的航線。哥倫布堅持認為他找到了一條通往東亞的道路,大多數人早已認識到那不是通往東亞的道路,而他還是以為自己是正確的。
伊莎貝拉向哥倫布許諾,他可以做他所發現的任何陸地的總督。但是作為一個行政官他是不稱職的,最後被撤職,帶著鐐銬被遣送回西班牙。在西班牙他很快就得到了釋放,但是沒有再讓他擔當任何官職。普遍謠傳說他在貧困中喪生,這是毫無根據的。1506年他去世時相當富裕。
顯然哥倫布的首次航行對歐洲歷史具有革命性的影響,甚至比對美洲大陸的影響還要大。1492年是每個學童都知道的年份。但是把哥倫布在此冊中排得這樣高,很可能會有幾種反對意見。
一種反對意見是:哥倫布不是發現新大陸的第一個歐洲人。海盜水手雷弗·艾利克遜早在他幾百年前就到達了美國。似乎可以相信,在這個海盜水手和哥倫布期間,還有其他幾位歐洲人穿越過大西洋。但是從歷史上來看,雷弗·艾利克遜相對說來是個無足輕重的人物。有關他的發現的訊息從未被廣為流傳過,也沒有引起歐洲和美國發生過任何大變化。但是哥倫布發現的訊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歐洲。在他返回後的幾年內,就有許多次到新大陸的探險行程,於是征服新領土,在新領土上殖民的活動開始了,這些都是他的發現所引起的直接結果。
與本書中的一些其他人物一樣,哥倫布的要害處是即使沒有他,他的發現別人也會做出。十五世紀的歐洲已成為一塊人心鼎沸的土地:通商貿易向四處發展,不可避免地要出現探險活動。事實上,葡萄牙人在哥倫布以前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一直在積極地尋找一條通往印度群島的新道路。
似乎確實有可能歐洲人遲早都會發現美國,甚至也有可能不會推遲很長時間。但是如果說不是哥倫布在1492年的那次探險,而是法國人或英國人在1510年最先發現了美國,隨後的發展就會迥然不同。
可能出現的第三種反對意見是在哥倫布航海之前,許多十五世紀的歐洲人就已經知道地球是圓的。這個學說在許多世紀以前就由希臘哲學家們提出過,又得到了亞里士多德的堅決贊成,因而是會得到十四世紀受過教育的歐洲人承認的。不過哥倫布並不因證明地球是圓的而聞名(事實上在這方面他並沒有真正成功),而是因發現了新大陸而聞名的。十五世紀的歐洲人和亞里士多德都不知道美洲大陸的存在。
哥倫布的性格並不完全為世人所喜愛。他格外貪婪。事實上他一時不能說服伊莎貝拉給他提供經費的重要原因是因為他貪得無厭,總是討價還價。另外他對待印地安人殘酷到了難以想象的程度。儘管如此,用今天的道德標準來評論他可能是不公平的。但這不是一部歷史上品格最高尚的人物冊,而是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冊。依這一標準,哥倫布應該名列前茅。
10。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公元1879~公元1955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永遠屬於智慧超群行列中的天才,愛因斯坦以其相對論而最為世人所知。實際上相對論包含兩種學說,即1905年提出的狹義相對論和1915年提出的廣義相對論。人們常把後者稱為愛因斯坦引力定律。由於這兩種學說都十分複雜,在此不打算加以說明,而只是想對狹義相對論作幾點評說。
“一切都是相對的”是一句世人熟知的格言。但是愛因斯坦的學說並不是哲學上陳詞濫調的重複,而是用數學準確表述科學度量的具有相對性的道理。顯然,對時空的主觀感覺取決於觀察者,但是在愛因斯坦以前,大多數人總是認為實際的距離和絕對的時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