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第一條,便是這炮彈,仍舊採用的實心彈,歐洲早已採用開花彈了。第二。這火藥也放得不是地方,只要落上灼熱的彈片,就會引起殉爆。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這個炮臺的構建方式,在歐洲是16世紀的。200年來,清國在軍事工程學上毫無進步。
“怎麼說?”楚劍功還不太明白。
傑肯斯凱蹲了下來,隨手在地面上撿起一根樹枝,開始畫起圖形。
“你看,你們的炮臺,就是個圓臺子,在周邊築起一圈石牆,頂部也沒有防護,根本擋不住曲射攻擊。歐洲的炮臺已經堡壘化,炮臺為稜堡型,主炮臺的外圍又有堡壘,互為支援,堡壘有隱蔽通道,便於轉移火力,另藏有步兵和騎兵,作為機動力量。”
傑肯斯凱說到這裡,又看了看手中的枯枝,說到:“你看,這種引火之物到處亂扔,可見軍事條例也落後了,或者沒有認真執行。”
傑肯斯凱又看了看炮位,繼續說:“炮位也落後了,炮架是木製的,在火炮的後坐力下,很容易變形甚至垮掉。嗯,你們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了,在炮架下面壘土。這麼做,雖然加大了炮架的承力面,卻帶來了另一個弊端,火炮射擊後無法快速復位。嗯……你們火炮上的瞄具怎麼回事?”
楚劍功也不清楚,就叫了一個兵丁來問,那兵丁道:“這是星斗,用來測算高低的。”
“那火炮的左右射界呢?”
“左右瞄準,基本靠估算。”
傑肯斯凱聽了楚劍功的翻譯也不答話,伸手入炮膛摸索了一番,又把手拿出來看了看。手上挺乾淨。
兵丁見狀,得意的說到:“奉關提督令。所有大炮都清理過。”
傑肯斯凱對楚劍功說:“炮膛內坑坑窪窪,炸膛不可避免。”
楚劍功苦笑著搖搖頭。兩人又走到一邊去,楚劍功說:“先不要對工事過於挑剔,且看戰法如何。”
就聽見兵丁叫道:“英夷入港了。”
戰鼓咚咚咚咚的響了起來。
呼喚紅票、收藏、評論
11月15日 秋操(下)
這時,關天培也來到了靖遠炮臺上,楚劍功上去行了個禮。
關天培看了楚劍功一眼,問道:“這洋人說了些什麼?”
楚劍功答道:“他稱讚大人治軍嚴謹。炮膛之中一塵不染。”
“哈哈哈。”關天培撫須大笑,“楚通譯,關某別的不敢說,這麾下的孩兒們可聽話得很。”
“只是這炮臺還有改進之處,等操演完畢,我畫了圖樣,再請大人參詳。”
有兵丁來報:“英夷向我威遠炮臺開炮。”
楚劍功一愣:“大人,我沒聽見炮聲啊?”
“楚通譯,一來,我們船小,裝不下大炮,二來這時操演,總不能自己人真的拿炮對轟吧。走,前面看看去。”關天培大手一揮,走在前面,而楚劍功和傑肯斯凱緊緊地跟著。
只見江面之上,一隊大型師船魚貫而入,倒也井然有序。楚劍功問傑肯斯凱:“如何?”
傑肯斯凱撇了撇嘴:“古代戰法,能如何?我雖然不是海軍軍官,但也是見過鯡魚的。”
楚劍功道:“看下去,回頭再說。”
關天培一聲號令,兵丁在靖遠炮臺上揮動令旗。靖遠、威遠、鎮遠、橫檔四炮臺回應令旗。不一會,兵丁來報:“軍門,我炮臺發炮,只有半數命中,敵船雖然受創,卻無一沉沒。”
關天培回答:“切勿懈怠,繼續發炮。”又轉頭對楚劍功說:“英軍堅船利炮,非我師船可比,所以,我命令將我方的炮擊戰果,一律減半。”
“真是好設定啊。”楚劍功心想。清兵對於火炮時代的戰爭毫無概念,對火炮鑄成後的抽樣檢驗、校射、定標等全都沒有做過,對大炮的戰果基本靠蒙。演習命中率設為50%,自以為已是非常嚴格,其實不過是空自想象,沒有任何依據。清軍已經和英國人在九龍和官湧打了兩戰,但對於戰鬥過程的數字化統計,比如艦船的有效射距,命中率之類,連一張紙都沒看到。
“他說什麼?”傑肯斯凱問。
家醜不可外揚,楚劍功說:“沒什麼。命中率減半計算。”
傑肯斯凱嘟嚷了一句,楚劍功沒聽清。
這時,兵丁又來報:“英夷轉向,要搶入橫檔水道。”
關天培道:“炮火稍緩,讓他們突入水道。”關天培又扭頭向楚劍功說:“江面寬闊,英軍大船易於馳騁,我且放緩炮火,誘它突入橫檔水道,再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