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3/4 頁)
千餘名。
楊芳虛報說:‘’斃賊四百餘人。“好為大捷。
向榮接到楊芳的虛報,為了搶功,輕兵急進,8月25日,由陳家樓進至朱木山,“在州北十二里,西倚高山,東臨郴水。”這是郴州東北要隘,向榮令清軍“築立新營”。太平軍乘清軍尚未立足,“分兩股來撲,每股約有二千人。”向榮匆忙防禦,折損二百餘人,太平軍退走。
向榮發兵追之,失去太平軍蹤影,派人往永興打聽,才知道太平軍大部已去長沙,這裡應該只有李秀成率領的五百疑兵。這麼一折騰,已經耽誤了四五日。
8月28日,賴漢英帶領的太平軍後衛部隊2000人,在醛陵南境的丹陵橋與江忠源的湘勇發生戰鬥。後衛軍為了擊退尾追的清軍,部署了一個伏擊計劃。他們在丹陵橋附近山嶺的田溝裡埋伏而後出動誘敵部隊,至枚縣境分路引誘清軍由枚醋大路追擊,準備在丹陵橋伏擊之。
江忠源卻透過當地士紳得知丹陵橋有伏兵,急令“守備白能將隊伍潛伏松林”,準備“突出腰擊”太平軍的伏擊部隊,實施反突擊。
果然,太平軍發現湘勇進至丹陵橋,以為伏擊時機已到,遂令2000餘名伏兵“從東南路斜抄而來”。白能遂在路旁松林由側後邀擊太平軍伏兵,江忠源迎擊前路。太平軍見伏擊不逞,乃“退據路旁譚家大村”,與清軍相持時許。之後,太平軍轉守為攻,“忽分兩股從山溝抄來”,試圖擊湘勇,湘勇雖然人多,但擠作一團,施展不開。
但湘勇都是本鄉本土的子弟,熟悉地形,數千人分散從小路繞出包圍,又從背後反捲而來。湘軍人多勢眾,“亦分左右從高壓下”,猛攻山溝裡的太平軍,將士們只好退守譚家村。湘勇又大舉集結,包圍該村。
湘勇不顧本地居民“施放噴筒、火罐,焚燒民房,煙焰蔽天。各路兵勇併力攻擊,槍炮齊施,刀矛並舉”。又“決安樂破水溺之”。太平軍拚力抵禦,勢漸不支,遂突圍而出,在激戰中一名監軍陣亡,丹陵橋一譚家村會戰,賴漢英寡勢孤,被萬餘名湘勇包圍攻擊,死傷和潰散超過千人。賴漢英僅帶八百餘人追上楊秀清的大隊。
這時,清兵各部也在向長沙靠攏。湖廣總督徐廣縉也親自帶了兩千湖北綠營,到長沙督戰。
本週精華用完,下週給大家補上,求打賞
7 熊已上路
9月3日,道光帝收到了湖廣總督徐廣縉的奏摺。徐廣縉在奏摺中講了三件事:
其一,經過他徐廣縉的精心佈置,現在已將“髮匪”包圍在永興附近,髮匪前有堅城,後有追兵,覆亡指日可待(此奏摺發出時太平軍主力尚在永興)。
其二,保舉湖南提督楊芳,剿匪有功,應該恢復他的“果勇侯”爵位,楊芳的爵位在鴉片戰爭後兵敗被奪。保舉廣西提督向榮,剿匪有功。湖南寶慶兵備道曾國藩,知縣江忠源等,興辦團練,全力剿匪,一併保舉。同時彈劾湖南巡撫駱秉章,畏敵如虎,困城死守,友軍坐視有軍被圍而不救。
其三,湖廣前年為戰敗買貨的貨款付了大頭,去年又要補朝廷的虧空,錢糧已經告急。請朝廷速速撥予糧草。
“好個盡數包圍。數萬奸匪,荼毒千里,楊芳、向榮素手無策。逆匪自竄湖南以來,勢甚彪悍,連陷數城,固由土匪到處勾結內應。何以各州縣地方官兵既不能事先偵緝,又不能嬰城固守?髮匪作亂半年有餘,歷次奏報軍情,不過派兵尾追,並未迎頭截擊,出奇制勝,所謂排程者安在?徐廣縉籌辦防堵,為日已久,何以地方文武毫無佈置?遇賊撲城,竟不能相持數日,以待外援耶?!現在,賊已越過永興,勢將下圖衡郡,竟圖長沙,似此夔延滋擾,何所底止?!徐廣縉,楊芳,向榮當合力景從,全力剿辦,若事不靖,當一體捕拿問罪。”
道光並不是傻子,他一眼看出其中關竅,對湖廣剿匪的臣子們下了最後通牒。
他口頭說完,侍奉的翰林已經把這一段話記了下來。道光盯著穆彰阿說道:“就照這個意思,擬旨吧。”
穆彰阿不敢多言,低頭領旨。
“朕倦了,沒事就散了吧。”
“奴才有奏!”說話的,是總理萬國事務衙門協辦大臣耆英。
“啟稟皇上,羅剎……俄羅斯送來的照會,該當如何答覆。已經拖了一個多月了,再拖下去,恐怕日久生變。”
在七月中旬的時候,在京師的俄國東正教使團轉交了一封沙俄遠東總督穆拉韋約夫的照會:《璦琿條約》俄國沙皇已經簽字,請清國大皇帝用印,以使生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