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第1/4 頁)
“哪裡話來,不活捉江妖頭,誓不罷休。”蕭朝貴怒氣蓬髮,決定明日再戰。
過了幾日,楊芳,向榮各部,都在長沙城下取齊。楊芳、向榮、曾國藩、江忠源各部兵力5萬人,加之城內外僱募壯勇、團練,號稱10萬。太平軍至多3萬。
清軍的兵力部署是:楊芳帶領經文岱、李瑞、常祿、馬龍、王錦繡五鎮之兵扼據金盆嶺、阿彌嶺、廣濟橋,與駐紮在醛陵坡、蔡公墳及小吳門、校場一帶的城東一線清軍,“互相椅角”。以防太平軍由南線、東線運動。烏蘭泰紮營北門外,專防北面通嶽州大路。湘江西岸檬灣市、漁灣市一帶擬由常存管帶黔、苗各兵14加名扎駐,試圖切斷太平軍接濟,兼防其渡江向北進軍。
江忠源側重湘江江防以水陸洲為重點,洲西河道“沉船壓石,堅釘樁撅,維以鐵練、纜索,總期塞斷,不能通舟為止”;洲東水深流急,難以塞斷,設炮封鎖,嚴禁船隻行駛。太平軍水上力量不過數十隻烏江倒劃小船與若於木障。其中木牌已為清軍擄獲十分之六,對湘江江防威脅不大。
針對清軍的部署與太平軍面臨的困難,洪秀全等的決策是:
1、蕭朝貴轉頭繼續攻堅,以穴地攻城為主要戰術手段。補入由郴、桂礦工為主力的土營,承擔這一任務,在城南多處組織坑道作業。
2。出擊城外清軍。洪、楊決定乘其暫時還未直接威脅太平軍後路之機,向近城清軍發動攻勢,試圖打通東路交通線,在其他城門外開闢戰場。
3,構築圍城防禦圈。現有駱秉章在城南構築的未完工的土城可資利用,太平軍對之加以改造,配置火力、兵力,構成防禦圈,以確保後路安全,掩護玫堅。
4。策劃分兵渡湘,在西岸開闢新戰場,力圖控制湘江兩岸交通線,這個任務自然由羅大綱負責。
9月14日,太平軍大舉出動。由妙高峰突出六七千人,“繞至瀏陽門外校場,分三路進撲各營。”這次攻勢不是正面進攻,而是側後迂迴攻擊,企圖在瀏陽門外取得立足點,打通東路交通線,解除江忠源等在東線的軍事威脅。
駱秉章等“當派楚南官兵,並縣令嚴正沂、同知賈亨晉、知縣江忠源,各帶兵勇迎擊”,在校場正面會戰。
:“白能帶隊從中攻截。徐廣縉選派城內精兵二百餘名,侍衛開隆阿帶領川兵下城協剿。”戰鬥開始,太平軍向清軍衝擊。由於兵力較少,清軍不敢靡戰,急忙退回陣地防禦。太平軍直前猛追,“分撲營牆”,清軍形勢危急二正在這,一關鍵時刻,“江忠源馳至,上前橫截。”太平軍的翼側受到攻擊,戰局發生逆轉。江忠源等乘勢殺出,“復三面夾擊”,清軍由防禦轉人全面進攻。太平軍“見勢不敵,即由校場東首”徉敗。清軍緊追,太平軍撤至陳家攏,“忽總聚一處”,集中兵力,“回頭猛攻”,出敵意料,
戰局又有轉機。
楊秀清指揮太平軍主力猛攻蔡公墳大營,眼看就要攻破營盤之際,洪秀全卻遣人來召:“傳天王令,請平等王暫且罷戰,有重大變故,諸王到大寨議事。”
楊秀清回到大寨中,就見地上放著一副擔架,擔架上的人用白布蒙著。他心知不妙,蹲下身去,揭開白布一看:“啊。朝貴兄弟!”
原來,蕭朝貴這一次對長沙志在必得,身先士卒向城內猛衝,卻不料湘軍架起大炮就近猛轟,蕭朝貴被霰彈掃中,一命嗚呼。
開國老兄弟中,折了虔誠王,太平軍士氣大挫。再也無心攻打長沙。幸好白天羅大綱已經帶領他的“艇匪”成功渡過湘江,在西岸開闢了一片陣地。於是,太平軍放棄了攻打長沙的計劃,全部轉移到湘江西岸。
9月20日,向榮帶渡江西進,增援潮勇,承擔西岸南線軍務,江忠源也同時西渡,承擔西岸北線軍務。“八月初八日(9月20日),洞井鋪接仗,殺賊數百,生擒二百餘名。”至此、西岸成了第二戰場。
太平軍和湘軍在湘江西岸反覆攻殺十餘日,互有殺傷,長沙之戰陷入僵持。雙方都還不知道,神機軍已經點兵南下。
10 開拔
9月30日
“長沙苦戰,蕭朝貴陣亡,我們要出手麼?”李穎修陳述著東廠報告的十日前的戰局,問楚劍功。
“蕭朝貴還是死了。”楚劍功並不知道太平天國的權力結構發生變化,他只是感嘆歷史未變,“如果我們現在介入,歷史是不是就變了?”
“歷史早就變了。如果我們現在下定決心,推翻清廷並非不可能。”
“但是我們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