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大玉兒的機會(第四更,求訂閱)(第1/2 頁)
忠心?
一事相告?
打量著面前這個女子,朱國強不露聲色的反問道。
“哦?什麼事情?”
“世子爺可知道傳國玉璽!”
在說出這一切的瞬間,布木布泰就像是長鬆了口氣似的,幾天來壓抑在內心的千般思緒,終於平靜了下來。
儘管這個世子爺奪走了她的兒子,將她從皇宮中搶走,但作為草原的女兒,依附強者是寫進骨子裡的性格,在目睹了遼陽傾刻間化為經文中的煉獄後,原本的仇恨散去了,在其它的妃子們在那裡為不確定的未來憂心時,她也在考慮著自己的未來。
過去在皇宮中,她沒有姑姑後宮之首的地位,也沒有妹妹海蘭珠的美色和善解人意,但是她有著她們都沒有的心機。現在,所有人都是一樣的——都是勝利者的戰利品,未來等待她們的會是什麼?
是作為世子的婢女,還是被賞賜給某個將軍?
未來是什麼樣子,沒有人能確定,但是她相信眼下正是自己的機會,因為所有人都站在同一個出發點上!
所以在反覆琢磨後,她才會主動要求侍奉世子爺,不僅僅是為了侍奉,而是為了她的未來。
傳國玉璽!
這四個字傳入耳中時,朱國強的心頭猛然一動,傳國玉璽!
但凡是中國人,有又有幾個人不知道傳國玉璽!
中國歷史上,堪稱國之重寶的器物不在少數,但恐怕沒有一件比得上傳國玉璽。玉璽是每朝每代的寶物,象徵著至高無上的皇權!可“玉璽”有很多,但是“傳國玉璽”只有一個。就是秦始皇以藍田玉製作的玉璽。自劉邦攻陷秦,秦王子嬰獻出了“傳國玉璽”,歷代皆以其為國寶只有擁有這個玉璽,才能是真正的皇帝!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從漢至唐,傳國璽屢易其主,輾轉千餘年,直到後唐傳國璽消失後,又是忽隱忽現,終於銷聲匿跡,從此杳無蹤影,令人嘆息。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歷代總有其現世的訊息。即便是到二十一世紀,國人仍然對其嚮往不已。
千百年來,人們愛它而不得,每每以為嘆,它在那?
現在,當布木布泰說出傳國玉璽時,朱國強自然想到了有關“傳國玉璽”的一個傳說,恰好與皇太吉有關。
崇禎八年,察哈爾林丹汗之子額爾克孔果爾率眾歸附皇太極,並獻上歷代傳國玉璽。為此,皇太極特率眾貝勒迎至盛京城外南岡,設香案拜天受之。這方玉璽在清初歷史上具有特殊的影響和作用。皇太極得到這枚傳國璽後,便開始了一系列政治攻勢。首先將玉璽獲得的理由寫成敕諭,在其上鈐用此寶,頒行滿、漢、蒙古,用以說明“天命攸歸”。其次將此璽的印樣向朝鮮等國頒示。而深知其心思的奴才們便紛紛上書,勸他早成大業,如此籌劃一番後,次年,在滿蒙王公大臣們的擁戴下,黃臺極接受“寬溫仁聖皇帝”的尊號,建國號為“大清”。
黃臺吉正是借玉璽立國稱帝,甚至可以說大清正是因玉璽而立國。可就是這麼重要的一枚玉璽,在後來居然消失了,而消失的原因是什麼呢?
是因為乾隆,作為黃臺吉的子孫,乾隆一看,就直接斷定——假的!
毫不留情面的打了老祖宗臉的同時,而對黃臺吉視為重寶的“傳國玉璽”,提都沒提,直接消失了。但他卻保留了皇太極所用另外四個玉璽。
可乾隆一口咬定祖先曾經那麼看重的玉璽竟是個贗品,也是有點不留情面了。不留情面也罷,玉璽到那去了?同樣也是下落不明!
這就有些懸疑,那個玉璽那怕就是假的,對滿清必定也是意義非比尋常,可它卻偏偏消失了、不見了。
而且製作這一切的正是他的嫡系傳人,這未免也太奇怪了。也正因如此,這也更為“傳國玉璽”增加了新的迷團。
現在,當布木布泰提到傳國玉璽時,朱國強頓時來了興趣,畢竟,這牽涉到一段公案。
“哦,你知道它的下落!”
“想必世子爺知道,黃臺吉從林丹汗之子那裡得到了傳國玉璽,可世子爺是否知道,它現在在那?”
它在那?
殺進瀋陽皇宮的時候,確實繳獲到了玉璽,但是並沒有傳國玉璽。難道……
“被人藏起來了!”
盯著布木布泰,朱國強冷冰冰的說道。
“就是你們這些妃子的行李中對吧!”
“世子爺英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