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章 文武不和互相監督 (求支援,求(第1/3 頁)
汽笛一聲長鳴,“希望”號客輪緩緩的在長江中航行著,站在舷邊的朱國強,就這條看著遠處的南京長江大橋。
那座大橋建於四十年前,與記憶中的長江大橋不同,他更加高大,或許這是因為大明需要考慮更多的海運問題。
嘉德四十年的夏天。
朱國強終於來到了南京。
當然,他並沒有選擇乘坐高鐵或者飛機進入南京,而是選擇了一個最傳統的工具——渡輪。
曾幾何時,他一次又一次的乘渡輪往返與南京與江北的老山之間,那個時候他是帝國的皇帝,是這個龐大帝國的統治者。
而現在呢?
他不過只是被芸芸眾生中的一員而已。
“爹爹,這就是南京嗎?”
就在這時,他的身邊一個小男孩充滿憧憬的打量著這座城市,這是他和妮娜的兒子,只有四歲的他一直渴望著來南京,畢竟,這裡是世界的中心。
其實不但他在打量著這座城市,很多人也在打量著這座城市。
每年都會有數以十萬計的人湧進這座城市,他們中既有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也有剛接受完八年義務教育和兩年職業教育的普通青年,他們滿懷憧憬的來到這座城市,希望在這裡擁有新的開始。
當然,作為世界的中心,他對世界,至少對華夏世界是開放的,任何一個大明人都可來這裡定居落戶,沒有什麼門檻啦,身份啦,學歷啦之類的限制,帝都是所有大明人的帝都。當然,南京的國子監以及其它的各個名校,也決不會把大部分名額分配給南都人。
這是一座充滿機會的城市,其實,上海、廣州等城市,也都是一樣的,只是選擇的問題。
在船靠上岸邊的時候,船艙裡年歲各異的乘客早就等的不耐煩,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輪船輕輕一震,船靠上碼頭了,那裡門剛開啟,來自各地的旅客們就擁成了一團,紛紛朝外面擠出去。
本來就沒有什麼要緊事情的朱國強,並沒有和他們一起去湊這個熱鬧。
他這次來南京,心情並不怎麼舒坦,甚至可以六幹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來。
南京,按道理來說是他在這個世界最熟悉的地方,也是他的家,至少是他曾經的家。這自然是很讓人激動的,從歐羅巴到南京,到了家門口一樣,原本該興奮,可他卻覺得心情卻跟南京的天空一樣,灰濛濛的、陰沉沉。
既然不著急,他也不想和別人一起去擠,就這樣,手拉著兒子,耐心地等候別的乘客下船。
人走的差不多了,他這才拉著兒子的手下船,他的身上有男僕跟著提行李。
心情有些沉重,步伐也就談不上輕鬆,也就是在他上船的時候,那邊他看到有人舉著牌子。牌子上寫著“華安公司朱先生”。
朝著接人的牌子望去,朱國強徑直走了過去,在南京也有他們的分公司。車在南京的街頭行駛著,和任何一座大都市一樣,這裡的街道一樣的擁擠。
“老闆,現在正好是下班的晚高峰,路上有點兒堵!”
分公司的經理有些緊張的解釋道。他的心裡都犯起了嘀咕。
我的大爺啊,您老非做什麼船啊,直接坐高鐵或者飛機過來不就行了,然後給您安排一家酒店,可您卻偏偏選擇從水路過來。
難不成老闆也講究個風水?
“其實,說起來,這路也不窄了,足足六十米的街道可真不窄,加了兩邊的人行道,都快有百米,對,乾聖年間南京的街道叫一箭街,說是從這邊到那邊,有一箭遠,當年這街中間可是有花園的,現在都沒有了,真是太可惜了,可那怕是這麼寬,這路現在看來還是有點兒窄啊!”
朱國強點了點頭,當年他之所以下令修那麼寬的街道,就是為了避免堵車啊,可不曾想,還是堵了,還好,堵得沒有那麼厲害。
“或許,當時的人也沒想到,今天會有這麼多車吧。”
南京,大明的帝都,世界的中間,包括江北在足足一千餘萬人口,有多少汽車?超過四百萬輛。
大明早就是“汽車輪子上的國家”了,南京這邊更是如此,超過半數的人生活在郊外,他們靠什麼?不就是靠汽車往返城區和郊區嘛。
看著趴在車窗邊打量著南京的兒子,朱國強笑道。
“票定好了嗎?明天我帶孩子去參觀大明博物館。”
大明博物館,那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有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文物,其中有很多都是大明軍隊征服各地的過程中得到的戰利品,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