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8章 創世引擎(第1/2 頁)
最新章節!
第1948章 創世引擎
在一切準備就緒後,“文明“掀起靈能風暴,撕裂四維縫隙,透過更高維度的宇宙,越過星海間浩瀚無垠的荒蕪區域,將他們的”火種“,投向了銀河彼岸,新的豐饒區域。
當火種偵測並抵達了新的,條件合適的類地行星之後,它立刻開始作業。
最初的區區數百條奈米機器人被釋放出來,向這顆原始星球的四面八方進軍。
奈米機器人的本體非常脆弱,其中絕大多數,都毀於原始星球上,無處不在的火山、地震、熊熊燃燒的風暴。
但也有極少數奈米機器人倖存下來,成功尋找到了晶石以及金屬礦脈。
在之後的,從地質構造的層面來說,彈指一揮間的若干年裡,這些奈米機器人夜以繼日、兢兢業業甚至是無比瘋狂地汲取著晶石以及金屬礦脈中的能源和養分,不斷複製他們自己。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當奈米機器人的數量,呈指數提升,從百萬級變成了千萬級又從千萬級提升到了億萬級乃至兆億級,並且按照最初的設計圖,組合成了具備不同功能的不同單元,初步控制住了地震、火山以及狂暴的海洋,“火種”便進入了第二階段,至關重要的作業。
那就是,創造生命。
生命在地球上的誕生無比艱難。
但在靈能豐饒的世界,卻不是一個問題。
幾乎在這顆原始星球那濃稠如粥的海洋,稍稍冷卻到有機物可以生存的時候,最初的生命就已經誕生。
而在奈米機器人以及基因圖譜的幫助下,生命的進化,更是一日千里。
接下來,兩方面的變化,同時在這顆朝氣蓬勃、欣欣向榮的類地行星上發生。
一方面“文明”曾經在本土的各個星球上發現的千姿百態的碳基生命體,逐一出現在這顆新的星球上,並且在基因圖譜的引導下,堅定不移朝著母星上的“文明個體”的形態發展著。
在此過程中,各種生物和大自然不斷互動,也在潛移默化、水到渠成地改變著自然環境,令這顆類地行星的生態圈,和母星更加趨同。
另一方面,奈米機器人仍在地底,圍繞著“火種”,忠誠地工作著。
他們挖掘地底礦脈,為“火種”的一次次升級提供更大的空間。
隨後,組成不同形態和功能,卻同樣精密到不可思議的零部件,搭載到”火種“之上,令”火種“變得越來越強大。
很快,當地面世界進化到了巨大爬行動物稱王稱霸的紀元,”火種“也完成了最重要的一次升級,擁有了穿越四維空間,和母星互動資訊,實現通訊的能力。
儘管這種通訊並不是實時的。
能夠互動的資訊也相當有限。
在母星期盼已久的人們,還是欣喜若狂。
來自遠方的迴響,帶來了新的希望。
他們的征途還沒有結束,偉大的文明,仍在前進!
母星立刻向銀河彼岸的新家園,傳送最新科技的相關資訊。
從“火種”發射到現在,已經過去了無比漫長的時間,足夠母星上的文明,進行十幾次甚至幾十次波瀾壯闊、風起雲湧的科技革命。
最初的“四維宇宙穿越技術”,只能傳送相當於一顆頭顱大小和質量的物體。
現在的四維宇宙穿越技術,在能源充足,條件合適的情況下,則能夠傳輸相當於一棟摩天大樓,或者一艘巨型戰艦大小和質量的東西。
甚至,有一定機率能傳輸活生生的生命!
在遙遠的新家園,得到了新技術的火種繼續升級。
並將新家園的岩石、土壤、動植物樣本,透過新技術,傳送回到母星。
研究這些樣本,能夠使母星對於新家園的幫助,更有針對性。
母星也消耗了無比寶貴的能源,將大量對文明誕生和進化而言,無比重要的東西,傳輸到了新家園。
此後的一個紀元,在新家園,原本就風馳電掣的進化之旅,速度更是不斷提升。
大地之上,類人碳基智慧生物終於誕生。
在母星的祝福下,他們瞬間就從幼稚走向了成熟。
無論外在形態、內臟機能、大腦構造、思維方式、智慧、勇氣、百折不撓的意志力還是對於無盡未知的好奇心,這些在銀河彼岸獨自誕生的文明個體,都和他們遠在母星的同胞,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
大地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