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第1/4 頁)
黑色洪流撞擊巍峨大山,水流雖猛,卻無法令大山傾倒。
“一!”
曹休策馬,嘶聲吼叫。
首排長矛手,突然挺身直立,長矛收回,直立而起。衝在最前端的虎衛長矛手,挺槍就刺。卻見虎賁手中的長矛,貼著刺來的長矛向側一崩。這個在槍法中,叫做‘叩’。不等虎衛軍有反應,二排長矛手斜舉長矛,橫裡一掃,將槍頭開啟。隨即三排矛手邁步向前,一矛刺出。
叩、掃、刺!
三個動作,三個人使用,卻如同一個人施展。
在第三排長矛手刺出的同時,邁步衝到最前面,長矛直立,叩攔對方的長矛。而後原先第一排的長矛手橫掃撥打,原來第二排的長矛手踏步刺殺,而後再次扣攔……如此反覆不停。
三排長矛手穿插交錯,進退猶如一人。
虎衛軍的確兇悍,可在交手的時候,他們往往面臨一打三的局面。
在校場狹小的空間中,他們佔不到任何便宜。從雙方投入戰鬥的兵力來看,持平。可是從區域性而言,虎衛軍始終佔據人數的劣勢。也幸虧是演武,所以長矛都是以硬木杆子代替。
否則的話,虎衛軍勢必死傷慘重……
“這什麼陣法?”
曹操忍不住一聲驚呼。
看虎賁軍進退穿插,八百人整齊如一,絲毫不亂。
在隆隆鼓聲中,伴隨著一聲聲呼喊,令曹操也不禁血脈賁張。
其他望樓裡的將領,被虎賁軍那種有序,整齊如一的搏殺,看得眼花繚亂。這些人,哪個不是身經百戰?可何時曾見到過,這八百人如同一人的搏殺方式?一時間,所有人都陷入沉默。
若我領兵出擊,能否取勝?
同樣的疑問,在曹仁、徐晃、于禁等人腦海中浮現。
“來人!”
“喏!”
曹仁是第一個反應過來,喚來親隨道:“持我名剌,即刻送往虎賁府,就說演武之後,請君明毓秀樓飲酒。”
身為曹氏宗親中,最善於治兵的人,曹仁敏銳的覺察到,典韋這練兵的手段不凡之處……
“哥哥!”一直坐在曹仁身旁的青年,起身道:“還是由我親自前往,以示誠意。”
這青年,名叫曹純,字子和,是曹仁的弟弟。
從曹操起兵討伐董卓開始,曹純便跟隨曹操南征北戰。如今以議郎的身份,參司空軍事,也是曹操極為看重的一員曹姓將領。曹純比曹仁小很三歲,年方二十五,喜好騎戰,最擅長的就是奔襲之術……曹純之所以自告奮勇,其實也有他的想法。曹操從討伐董卓開始,見識了西涼騎軍的厲害之後,便一直有一個想法,就是組建起一支比西涼騎軍更勇猛的騎軍。
此前,由於中原缺馬,曹操手中的騎軍數量不多,所以一直沒有行動。
而今曹操佔居三州之地,而連通西域的關中,正處於混亂。昔日對中原的戰馬買賣,也漸漸放開。
這就使得曹操重又動了組建精銳騎軍的想法。
曹純是曹操身邊最信任的宗親,當然瞭解曹操這個想法。事實上,曹純也希望能組建一支這樣的騎軍,建立功業。看到虎賁軍的騎軍裝備之後,曹純立刻覺察到,那些裝備,很有可能是騎戰之法,出現質的飛躍。此前想要組建起一支精銳騎軍,有許多先天性的條件限制。
馬匹,固然不需贅言。
騎手的要求,也非常嚴格。如果騎術不高明,又如何進行騎戰?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諸侯的騎軍中,都有胡人參與的一個主要原因。胡人,匈奴人也好,鮮卑人也罷,亦或者羌人,屠各精兵……生於草原,在馬背上長大,騎術精湛,遠非中原人可比。也有那中原人騎術好的,可畢竟是少數。中原不似漠北塞外,胡人有先天的優勢。
可如果……
曹純笑道:“哥哥,君明上次遇險,卻真得了寶貝。
可恨這傢伙,變壞了……手裡有這麼多好寶貝,卻從不與我們談起。若非今日演武,不曉得他會隱藏到什麼時候。主公欲建精騎虎豹,由來已久。這次君明可真是立下了一件大功。”
“聽說,阿滿已經十六了?”
曹純一怔,點點頭,“嗯,剛過十六。”
曹仁輕輕捻著鬍鬚,沉吟半晌道:“阿媛業已成人,我正欲為她尋找親家,你以為可行否?”
阿媛,名叫曹媛,曹仁之女,年方十三歲。
古代女子早熟的很,十二三歲出嫁,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