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切的危機》中,克蘭西反映出了美國人民對毒品問題日益重視的態度,以及對冗長司法制度不信任的觀感;他在書中提出“美國以武力協助哥倫比亞緝毒”的概念,在日後獲得了實現,直到一九九九年的初夏,這些協助緝毒、調查飛機走私毒品的美軍才全部撤回國內。另外,在一九九一年出版的《恐懼的總和》中,美國本土遭到大規模的恐怖活動政擊,和核彈落入恐怖份子之手的景象,都和日後美國聯邦大廈爆炸案、鈽交易案的情形不謀而合。就連一九九五年日本和美國發生的一場小規模的經濟戰,竟也讓一九九四年出版的《美日開戰》給料中!
克蘭西曾經在訪談中表明,寫作其實是段相當艱苦的過程,真正有趣的是其間不斷收集資料的研究和調查作業,而他也不吝於將這方面的樂趣和讀者分享。因此,從一九九三年開始,克蘭西連續在潛艦、戰鬥機、陸戰隊、裝甲兵、航艦等領域中出版了非小說的報導文學;由於克蘭西的名氣此時已是如日中天,所以在採訪的時候得到相當的禮遇,得以親身探訪許多軍事設施,對他來說,這如同一場圓夢之旅似的。在接下來的小說中,《冷血悍將》道出了克蘭西對越戰的看法;《總統命令》則讓雷恩以改造私人企業的辦法去改造一個積病已深的美國政府,在該書中,安排了中共藉由超越海峽中線的攻擊來對美國施壓的情節,更和“兩國論”釋出以來,臺灣海峽空中一觸即發的緊張情勢,有著令人膽寒的相似性。
近年來,美國軍方監於動輒花大錢採購任務訓練器、模擬駕駛艙等裝置,其效果往往不及許多為了娛樂而開發出來的電子產品,於是決定向娛樂產業取經。除了特種部隊使用了遊戲設計公司開發出的引擎來訓練隊員之外,五角大廈也在日前和好萊塢合作,開發更先進的訓練及模擬器材。這麼有趣的潮流,崇拜科技、愛好科技的克蘭西自然不會缺席。
對於曾經著迷於“魚叉”這類戰略遊戲的克蘭西來說,在一九九六年底成立的“紅色風暴遊戲製作公司”就是他對於現行娛樂科技所投下的一票信任票。他和當年曾經擔任潛艦軍官、並且在《紅色風暴》小說撰寫上提供了不少意見的道格·小約翰(DougLittleJohn),聯合籌組了這家公司。紅色風暴公司所推出的第一個產品,就是將小說和遊戲結合的《寶劍計劃:搶救俄羅斯》(PowerPlays:Politika)。遊戲部分,是以美國曆史悠久的“外交紙上游戲(Diplomacy,玩者在遊戲中可以扮演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各強國,用各種爾虞我詐的外交方式來圍魏救趙、彼此侵攻)”為藍本而改良成的“交談式策略遊戲”,也可以透過網路連線或是單人模式來進行;玩者必須扮演葉爾欽死後俄國八個派系的其中一個,藉由運籌帷幄來設法獲取最後的獎賞━━權力。在這場政治遊戲中,克蘭西會怎麼安排來贏得這場鬥爭,這就是小說的責任了。在國外,這本小說和同名的紙上游戲(即電玩)一起上市,在當時是前所末有的創舉。
接下來的《虹彩六號》(RainbowSix)則是描述由約翰·克拉克所率領的反恐怖部隊的故事。克蘭西提供了整個遊戲的概念來讓紅色風暴公司進行同名遊戲的設定。在小說出版三週之後,以班為戰鬥單位的模擬遊戲“虹彩六號”也跟著上市;玩者在遊戲中指揮代號為“虹彩”的反恐怖部隊,其中帶著濃厚克蘭西風格,讓玩者以巨觀角度策劃突擊行動的任務策劃模式更是最大的特色。遊戲推出之後,風評竟壓倒模擬三角洲部隊和綠扁帽部隊的同型別遊戲,實在讓人不由得認同“克蘭西的想像比真實更真實”這句話。此係列遊戲後來亦推出“鷹眼行動”(RainbowSix:Eagle'sWatch)資料片和續集“虹彩六號:精兵悍將”(RainbowSix:RogueSpear)。從此以後,克蘭西的主要精力幾乎全部放在電子娛樂世界上。他的新作《深入風暴:指揮的探究》(IntotheStorm:AStudyinCommand)是和法蘭克斯將軍(FredrickM。FranksJr。)合著的一本關於戰爭與指揮的綜合性論述;在此晝出版之後,法蘭克斯將軍又為紅色風暴公司擔任顧問,設計出了假想中共入侵俄羅斯的戰略遊戲“二十一軍團”。也就是說,對現在的克蘭西來說,他的寫作將會是以多媒體、多層面同時展現的作品為主。讀者不只能夠從平面來閱讀小說,更能夠進一步的投入其中,扮演主動的角色。
湯姆·克蘭西,一位崇拜科技的狂熱者、軍事小說的頂尖作者、政軍潮流的預言者,這一次,他又再度轉變角色,挾著高科技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