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官腔(第2/2 頁)
察。”
“那肯定,有機會肯定去。”劉雪華熱情回應。
李傑突然慢條斯理地插話道:“駱總,之前呢也有幾家企業有意在星城投資乳業專案,但我們經過再三考慮,還是準備選擇跟你們康橋合作。這主要是因為你們擁有經濟實力和相應的口碑形象,我們局裡在年前曾經組團去北方省考察,當地有關部門對你們的評價還不錯。”
“你也知道,凱利公司是我們局屬國有企業,國有企業投資必須要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所以我們選擇合作物件也是慎之又慎。”
李傑的聲音不疾不徐,雖然說話中規中矩,不過卻是打著官腔。
駱志遠面帶微笑,認真傾聽,其實心裡卻有些暗暗發笑。
星城是地級市,畜牧局的副局長也就是一個副縣級幹部。駱志遠曾經幹過正縣級實職,出身官場,怎麼能看不穿李傑這點彎彎繞。
李傑畢竟是上級主管部門領導,所以李傑說話時,劉雪華也不能插嘴打斷他。
李傑囉嗦了半天,這才慢慢住口,將談判的話語權讓給了劉雪華。
劉雪華長出了一口氣,輕輕笑道:“駱總,我想問一下,倘若我們的合作能談成的話,貴方能投入多大的資金?”
投入資金的多少決定著專案的高度。小專案有小專案的運作方法,大專案有大專案的操作架構,劉雪華想要試探一下康橋集團對這個專案的重視程度。
駱志遠笑了:“劉經理,我們集團公司對乳業市場的調研已經有一段時間,我們認為未來國內的乳業市場前景廣闊,只要各種條件具備,我們願意進軍乳業市場,至於投資額度,我想,一個億的資金應該不會是太大的問題。”
所謂一個億的專案,其實企業真正出的現金流並不是很多,頂多一兩千萬,其他都要靠融資銀行貸款。
而一個億的投資對於現今的康橋集團來說,也實在是九牛之一毛,駱志遠這個大老闆也能做得了這個主。
劉雪華大喜,一個億的專案,對於星城這個西北落後城市而言,已經是相當大相當大的投資了。
上報上去,恐怕都要驚動市委市政府領導。
如果這個專案談成,作為經濟領域的招商引資功臣,劉雪華這個凱利公司副經理,很有可能就會轉正。
但李傑卻有些不以為然。他主要是感覺駱志遠這麼一個年輕人,說話未必牢靠。他也算是陷入了無聊的經驗主義邏輯了,他認為駱志遠這個年紀在康橋集團也不可能是什麼大人物,所謂“一個億的資金投資”更像是年輕人的吹牛。
因此李傑淡淡道:“一個億的資金?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駱總,你能做得了主?”
駱志遠掃了李傑一眼:“既然我來談這個專案,當然就能擁有一定的自主權。李局,這一點,請你放心。”
李傑嘴角一曬,心裡冷笑起來:“放心?放心個屁!就憑你?”
其實也難怪李傑懷疑。過來談專案,康橋集團方面竟然只派了一個人過來,所謂的“駱總”連個跟班都沒有,這似乎昭示著駱志遠本身就是一個虛張聲勢的“小人物”——而這,又說明康橋集團對這個專案並不看重。
李傑這就大錯而特錯了。康橋的大老闆、董事長都親自到了,還能說集團不看重這個專案?
如果駱志遠當真對這個專案不感興趣,也就不會浪費時間和精力跟凱利公司的人談了。
“我們談一談合作的細節問題吧。”劉雪華看得出李傑和駱志遠似乎不太對付,趕緊轉移了話題。
駱志遠嗯了一聲:“具體的專案細節,其實我們雙方事先已經有過相互溝通,專案本身不需要再談。對於這個專案,我們有一個初步的思路:貴方負責徵地和協調地方政府關係,辦理專案各項手續,而我方則以現金或者其他資本形式注入,從而達成基本合作。”
“我認為可以先行註冊一家合資企業,明確股權設定和管理模式。”
劉雪華點了點頭:“我們也是這個思路,我們以土地和現有資源入股,貴方以現金投入。”
劉雪華也算是坦誠了。他們缺的就是資金,否則就不會千辛萬苦地邀請外面的企業來星城投資了,完全可以自己獨資。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