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站隊和風險(第1/2 頁)
(全文閱讀)
“志遠,常委會上的事,我聽說了,你現在不錯,主持高新區的工作,不管怎麼說,都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安知儒笑著,微有感慨。
不知不覺間,駱志遠從一個初入官場的菜鳥如今已經成長為跟他平起平坐的區縣實職幹部。當年,他是縣處級的時候,駱志遠還沒有任何級別,幾年下來,他還是縣處級,而駱志遠卻追上了他的步伐。
表面上,高新區跟安北區沒法比,高新區主持工作的副主任與他這個中心區的區長更沒法比,但按照這種速度下去,或許用不了兩三年,駱志遠就要凌駕於他之上了。
這只是一個時間早晚問題。
“安叔叔,看上去形勢似乎不錯,但實際上,儘管市領導有明確的態度,但高新區——哎!要什麼沒什麼,想要開展工作,幾乎是不可能的。舉步維艱,我的壓力很大。”駱志遠嘆息著。
安知儒也是官場上的老油條了,知道駱志遠說的是什麼,就笑笑道:“經費問題沒有解決?”
“常委會定下了調子,但要付諸落實,我看這架勢,沒有幾個月的時間都很難。”駱志遠苦笑著:“現在高新區沒有經費,人員到位和機構設定都是空話,讓我怎麼推進工作?”
安知儒眉梢一挑:“宋雪峰這個人不好打交道。不過,你可以找上頭談談。”
駱志遠苦笑搖頭不語。
安知儒知道當著司機的面說話不方便,就沒有再追問下去,而是吩咐司機在前面的一家茶館停下,兩人進去點了兩杯茶和一些茶點,開始面談。
“你還是要找找勞力。只有勞力點頭,財政局那邊才會鬆口。宋雪峰是勞書記的心腹,只有勞書記打招呼,他才會買賬。其他市領導,恐怕都——難。”安知儒輕輕道。
駱志遠沉默了一下,搖搖頭:“安叔叔,我就是找上勞書記,他會不會跟宋雪峰打招呼還是個未知數。況且,他一直對高新區的事不是那麼熱情,常委會上提出來,也是迫於各方面的壓力促成的。”
還有一個深層次的擔憂,駱志遠沒有當面跟安知儒說。現在高新區的事情,滕銘瑄已經插手,擺出了“拉攏”他的領導姿態,如果他拋開滕銘瑄去找勞力,恐怕滕銘瑄那邊會反彈激烈。而讓滕銘瑄去給財政局打招呼,宋雪峰表面上當然不敢反對,但……
駱志遠不是不信任安知儒,而是這事一旦挑明,他就被打上了市長滕銘瑄的標籤,無形中站在了市委書記勞力的對立面。
儘管,他心裡很清楚,現在他正處在一個微妙而關鍵的時刻,滕銘瑄在等待他的選擇站隊,而勞力也在盯著他,稍有不慎,他就會兩頭都得罪。
實際上,官場上,站隊是必須和必然的,沒有真正的兩全其美左右逢源。最終,他只能選擇滕銘瑄或者勞力,不可能當牆頭草。但現在,在駱志遠看來還不是最後時刻,局勢還不明朗,過早站隊亮明態度風險太大。
安知儒皺了皺眉:“你是不是考慮得太多了?勞書記既然肯召集常委會上表態,就表明他開始轉變態度。在咱們市裡,沒有一把手的點頭,任何事都難辦。我覺得你還是要跟勞書記溝通好,這一點最重要了。”
安知儒說完,深深地凝望著駱志遠。
他的話其實是一種無形的暗示和點撥了。在安知儒看來,勞力對高新區態度的轉變是一種契機,駱志遠應藉著這個機會,馬上向勞力靠攏過去,畢竟沒有勞力點頭,他的正處級也解決不了,而主持高新區的工作更是一句空話。
這也符合常規和常理。
駱志遠臉上不動聲色,心裡卻苦笑連連。如果沒有滕銘瑄的插手,他肯定早就去向勞力單獨彙報工作了。可難就難在,滕銘瑄作為市長名正言順地擋在了駱志遠和勞力的中間。
毋庸諱言,現在駱志遠的一舉一動,最關注的還是林明仁和滕銘瑄。
安知儒的建議,駱志遠沒有聽。他思之再三,還是決定迂迴一下,走“曲線救國”的路線。既然現在雙方都逼著他站隊,那他就不如徹底跳出來觀察一段時間再做決定。
第二天上午,駱志遠去高新區上班。他的辦公室在新辦公樓二樓的最東頭,最裡面的一間也是最大的一間,昨天下午馬德山和趙寒剛剛帶人給他拾掇好。
而其他幾個高新區的領導,辦公室都在二樓。
馬德山和趙寒陪著駱志遠走進這間嶄新寬大的辦公室,陪笑道:“駱書記,您看條件還可以嗎?您看看缺什麼,我們馬上給領導配上!”
駱志遠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