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徐匯商(第2/2 頁)
晚上,則有招待晚宴。市長滕銘瑄會親自出席。
第二天的活動,視今天考察的情況而定。如果港商有投資的意願,那麼就可以安排合作簽約,當然了,是那種框架性的合作協議。
中午的歡迎午宴及隨後的簡短座談,氣氛愉快熱烈,讓林明仁高興的是,徐匯商表現出極強烈的在安北投資興業的意圖。
下午的考察,駱志遠和高欣慶全程相陪。先是參觀了康橋電動車公司和安北市另外一家大型企業北方重工,然後就去駱志遠規劃中的位於鵬程鎮以東安北區郊區以西的那塊地。
聽了安北市關於未來三年內全市整體規劃以及市區西進的戰略部署,又跟駱志遠談了談這塊地具體的建設思路,徐匯商當場就敲定同意投資。
在安北市註冊成立安北匯商置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安北高新產業園和西部商業圈”綜合功能專案。專案分為三期,第一期注資人民幣一億元,建設一座地標性建築——安北匯商國際大酒店及其周邊附屬工程。
當然,作為精明的港商,徐匯商也向安北市提了不少要求。比如低價拿地,比如三年減免稅和政策上的傾斜等等。
這些駱志遠不能做主,只能立即驅車返回市裡,向林明仁彙報。而徐匯商一行,則由高欣慶陪著,去了鵬程鎮參觀蓬勃興旺的鄉鎮企業。
高斯愷沒有露面,但鵬程鎮鎮長黃秀蘭這一次卻不敢不露面了。林市長牽頭,駱志遠親自安排的港商考察活動,如此重要,作為鵬程鎮鎮長,她要是不出面,絕對沒有好果子吃。
黃秀蘭一路緊隨在高欣慶和徐匯商一行人的後頭,心裡卻是有些狐疑。看這港商的架勢應該不假,但真像他說的那樣,一個億的資金說來就來?
徐匯商一行參觀了兩家鄉鎮企業就失去了興趣,以疲倦為由要求返回酒店休息。高欣慶不敢怠慢,立即帶車將徐匯商送回酒店。
送走了港商,黃秀蘭急匆匆回了鎮裡,剛上辦公樓二樓,就迎面遇上了陰沉著臉站在走廊上的高斯愷。
“港商走了?”高斯愷沉聲道。
黃秀蘭嗯了一聲:“高書記,走了,他們看了兩家企業就走了,我聽高主任說,港商已經同意先期注資一個億,在東邊那塊地上投資建設商業地產專案,其中包括一家五星級大酒店和高新產業園區的部分工程。據說整個工程匡算下來總投資額在十個億左右,分為三期建設。”
高斯愷忍不住撇了撇嘴,不屑道:“誰知道是真的香港鉅商還是那種皮包公司的小老闆,十個億的投資?說得這麼輕巧,這可不是土坷拉,說來就來的!”
高斯愷不相信這麼重大的投資來得這麼輕鬆,他更不相信駱志遠會引進什麼有實力的香港鉅商。他之所以這麼看,倒也有他一定的道理。因為以高新區現在的架構和地緣特徵,港商即便來安北投資,也不會選擇這個地區。
作為市裡的中下層官員,他並不清楚,安北市區西進的戰略號角其實已經吹響,未來三年內高新區就會被安北新區包圍進來,而這種市區的擴容和轉移,不能全部指望政府財政資金的投入,大部分是需要招商引資靠社會資本和外界資金的注入來完成的。
所以,由駱志遠操作的匯商集團投資要建設的這個專案,對於安北區全市經濟發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這個專案成了,整盤棋就活了。
對於徐匯商來說,他其實更看重的是近千畝的地皮。他頭腦精明,知道內地的經濟崛起勢不可擋,將來最值錢的不是其他,而是土地。只要他拿下這塊地,將來就沒有虧吃。況且,所謂的幾個億的資金,其中大部分都是融資而來,用銀行的錢來賺吆喝罷了。這個專案能賺錢固然最好不過,但即便不賺錢,也無關大局。
黃秀蘭雖然嘴上唯唯諾諾,但心裡卻有些不以為然。她有一種強烈的預感,駱志遠這一次絕對不是什麼忽悠和虛張聲勢,她私下裡透過外經貿口的朋友查過匯商集團的底細,知道徐匯商是香港頂尖的大富豪,跺跺腳香港都能震動的風雲人物,這種人既然來了,就足以說明駱志遠的能量了。最起碼,這不是高斯愷能比的。
黃秀蘭想來想去,斟酌再三,權衡利弊,覺得駱志遠的崛起已成大勢所趨,高斯愷想要跟他唱對臺戲,怕是最後沒有好結局。黃秀蘭的心態變了,所謂思路決定行動,這意味著她跟高斯愷之間的無形裂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