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高新區的班子(第1/2 頁)
.5du
如此,高新區的人事安排就這麼確定下來。不僅是高欣慶和鄧泰然,其他常委也趁機推薦了各自的人選,但得到透過的只有三個,除了上述兩人之外,還有市政府研究室的副主任歐良軍。
市委常委、副市長林明仁兼任高新區管委會主任、黨工委書記;
駱志遠任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黨工委副書記(正處級、主持黨政日常工作);
高欣慶任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黨工委委員(副處級);
鄧泰然任高新區黨工委副主任、黨工委委員(副處級);
歐良軍任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紀委書記(副處級);
高斯愷任高新區黨工委委員(副處級)。
從上述人事安排來看,林明仁作為分管市領導總排程之外,真正掌握高新區實權的只有駱志遠、高欣慶和鄧泰然三人。而駱志遠是變相的一把手,級別也由副處級升為正處級,除了與崗位有關之外,也與他進京掛職密不可分。副處級向上掛職,下來後調半級是行政慣例。他今後工作的開展,就看他如何跟林明仁協調好關係了。
本次常委會確定,市委組織部馬上履行幹部調整任命程式,讓高欣慶這個幾個人馬上到位,配合高新區工作的開展。同時,由市委組織部牽頭、市編制辦配合,對高新區的機構設定和人員編制提出初步方案,報下次常委會研究討論。另外,責成林明仁牽頭,市財政局立即按照預算劃撥資金,落實高新區的各項經費。
會議在滕銘瑄的推動下,取得極大的成果,而對於駱志遠來說,這幾乎是一舉掃清了擺在他面前的所有障礙。
開完常委會,駱志遠沒有立即離開,而是悄然去了滕銘瑄的辦公室。跟滕銘瑄彙報了一次工作,他又按照滕銘瑄的意思去找上了市委常委、副市長林明仁。
他去林明仁辦公室的時候,組織部長曹瑾也在。
見到曹瑾在,他立即要退出去,卻被林明仁給喊住了:“小駱,不要走,正好我和曹部長有事找你。”
“按照勞書記和滕市長的指示,高新區的班子人員要馬上到位,曹部長這邊已經有了安排,組織談話正在開展,相關的任職檔案很快就會印發,你先不要著急回去,你們下午不是有個會嗎?趁這個機會,我代表市委和市政府下去,把人事安排宣佈公開了吧。”林明仁笑了笑道。
駱志遠心裡一怔,心說這麼著急?這八成是勞力的安排了。能讓組織部長曹瑾如此賣力,就只有勞力這個市委書記的授意了。
曹瑾也端著架子淡淡笑著:“小駱,來,坐。”
“謝謝林市長,曹部長對我們高新區工作的支援。”駱志遠不卑不亢地坐在了曹瑾的對面,挺直了腰板。
“小駱啊,高新區現在可以算是萬事具備,下面,就看你們的具體工作了。市委勞書記,滕市長,還有曹部長,以及其他的常委領導,都對高新區的工作非常重視,你們的人員到位之後,要儘快開展工作,不要辜負市委市府的期望。尤其是,兩位主要領導的指示精神,務必要貫徹落實下去。”林明仁說著,向駱志遠投過意味深長的一瞥。
駱志遠自然又說了一通冠冕堂皇的表明態度的官場套話,然後跟曹瑾和林明仁隨意扯了一些閒話,等待著組織部那邊的動作。
市委書記和市長兩位主要領導親自安排,組織部長主導,組織部的所有組織程式一路綠燈,很快就走完了。曹瑾安排一個副部長先後跟高欣慶、鄧泰然、歐良軍三人談話,談完話,幹部科就起草好了相關任命檔案,送到了林明仁的辦公室。
曹瑾看了看,提筆就在檔案會簽單上籤下了自己的意見:“同意。請勞書記簽發。”
90年代中期,省裡對各區縣實職縣處級幹部的管控力度還不像後世那麼強,市委擁有絕對的任命權,任命完成之後,只需要向省委組織部進行備案就是了。
檔案到了市委書記勞力那裡,勞力的簽發意見很有意思,值得品味:“市委常委會決議結果。銘瑄市長、明仁副市長以及市委組織部曹瑾部長提出推薦意見,經充分研究討論,認為妥當合理。希望人員儘快到位,開展工作。勞力。”
一般而言,像類似的任職檔案上,勞力只會簽下“同意”兩個字,今天的檔案卻寫了這麼多,其中所蘊藏的深層次意味,除了市委高層領導之外,恐怕很少有人能品讀出來。
曹瑾看了看勞力的簽署意見,又順手遞給了林明仁。林明仁看了,嘴角浮起一絲複雜的笑容。他又將檔案遞還給了曹瑾,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