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邀請(第2/2 頁)
但要拿下來卻也並非易事。一方面必須要徵得印國官方的貿易政策扶持,另一方面會不會受到印國企業界的抵制和排斥,目前都還是未知數。
但唐曉嵐既然想進軍印國市場,想必已經對印國市場和政治環境有了充足的瞭解,也有自己相應的對策。駱志遠相信唐曉嵐,這是一個很有眼光和魄力的女人,別人不敢去攻克的市場她敢去,而這種超乎常人的魄力必將為康橋集團帶來豐厚的回報。
洗完澡出來,唐曉嵐見薛萍捏著一瓶瓶裝水正在皺眉苦笑,忍不住笑了起來:“薛萍,入鄉隨俗,不要太講究了,適應幾天就好了。我們要在這裡長期投資做生意,如果連飲食問題都不能解決,那以後還怎麼得了?”
薛萍嘆了口氣:“唐董,這是什麼水啊,感覺味道怪怪的,喝了後肚子裡翻江倒海,可愁死我了!”
“對了,唐董,我問過大使館的人了,駱總已經到了這裡,我們要不要跟他見個面,聽聽駱總的意見?”
唐曉嵐搖搖頭:“不用了,志遠馬上就要趕去蒙麥,我們談我們的,等事情談妥之後,我們飛到蒙麥去跟他匯合,那時再談也不遲。”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們要想在這裡做成電動車專案,難度不小。他們的貿易排斥政策,是一個巨大的障礙。”薛萍嘆息著。這一次跟唐曉嵐趕來印國開拓海外市場,她感覺壓力很大,印國的情況遠遠比她想象中的更艱難。
這的確是一塊處nu地,但在開拓出來之前,卻又是一塊“蠻荒之地”,舉步維艱。
“我看只能走最後的一條道了。與印國的公司合作成立新公司,由我方控股,共同投資建設電動車基地,只要有對方的企業參與進來,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薛萍猶豫了一下:“唐董,合資公司,又是在印國這種地方,恐怕我們投進錢來會打了水漂啊。”
“沒事,只要操作得當,一切皆有可能。薛萍,你想想看,美國人、歐洲人、甚至日本人都能在這裡做生意,為什麼我們就不能?根據我的瞭解和觀察,印國人的勞動力成本其實比我國更低,我們大可以大量僱傭印國人,使用印國人管理印國工人。”
唐曉嵐眸光中掠過一絲堅定:“搶先佔領印國市場,是集團今年的重大戰略決策,如果不成功,我們大不了退回國內,不至於有太大的損失——或者說,這種損失還在公司可承受的範圍之內,不會影響公司正常發展;但一旦成功了,那就會給公司帶來豐厚的回報。”
薛萍知道唐曉嵐是一個言出必行的人,既然她擬定了進軍拓展印國市場的決定,就不會再有任何改變。她就會圍繞這個戰略目標,持續努力,直至最後的成功。而事實上,正如唐曉嵐所言,哪怕是最終努力失敗,康橋不得不退回國內,損失也在可承受的範圍之內。
任何對外投資,都具有相當程度的風險。如果不冒風險,企業談何資本運作和市場拓展,那些不斷到海外開發新市場的跨國企業,也就不會存在了。
“好的,唐董,您先休息,我們明天繼續跟印國人談判。”薛萍笑道。
唐曉嵐嗯了一聲:“你也好好休息,養精蓄銳,明天繼續跟印國人奮戰。記住我們的最後底線原則,可以合資合作,但必須由我方控股,我方提供資金和技術、推行我方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對方提供勞動力、土地和一切與官方有關的資源投入。”
而此刻,就在唐曉嵐下榻的酒店大堂裡,兩個印國人正在交流,一個是官員模樣,一個則是典型的印國商人,穿著打扮西方化,操著一口本土化的蹩腳英語。
他們交流的正是跟康橋集團的專案合作。
唐曉嵐一開始提的是己方獨資,但這個名叫維基的印國企業家嗅覺非常靈敏,他洞察到電動車專案的潛在利潤和巨大市場空間,就想攙和進來分一杯羹。
而負責與唐曉嵐進行專案談判的貿易部官員,正是維基的親戚。
維基的目的,就是想透過官方向康橋集團施壓,從而達到他的公司參與進入的機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